锚定“两大”目标。一是锚定农户增收目标。确保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2021年度;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脱贫户家庭经营性收入较2021年增幅达到10%以上(2021年增幅为1.66%)。二是锚定对标补短目标。围绕2022年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幅低于10%和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下降现状,摸排收集制约村发展、户增收的短板弱项,县级整合衔接资金,重点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实施对标补短,长效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确保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达标。
落实“三级”举措。一是村级举措。村(社区)两委牵头负责引导外出或自主就近务工,确保有劳动力的脱贫户监测户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增收,通过现有家庭产业,大力发展鸡鸭鹅等短期产业增收,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红和引导群众出租闲置房屋等措施增收,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经营主体等流转土地增收。二是乡镇举措。各乡镇党委、政府牵头负责销售农特产品帮助群众增收,增加低保人数或调高低保标准帮助群众增收,加强帮扶责任人业务培训,确保收入算账应统尽统。三是县级举措。县人社局牵头负责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群众就近务工有序组织务工培训输出就业和依托帮扶车间帮助群众就近务工,牵头依托东西部协作劳务输出帮助群众外出务工。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依托县现代农业园区、乡镇(村)脱贫产业园帮助群众就近务工。县发改局(以工代赈办)牵头负责依托在建项目和以工代赈项目帮助群众就近务工。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牵头负责加强防返贫基金使用管理,做好四类人群救助工作。
强化“三大”保障。一是强化目标考核。县委县政府将“百日行动”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加大考核分值,形成倒逼机制。强化结果应用,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在次年衔接资金安排中优先考虑。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整合涉农资金,统筹用于推动“百日行动”相关目标任务落实。要做好资金监管,严格规范资金支出程序,确保每笔资金用到实处、充分发挥效益。三是强化督查督导。县委组织部、县委综合督导组、县乡村振兴局要加强协作配合,扎实抓好“百日攻坚”行动纪律作风督导检查,每月至少督导一次,切实把责任和压力传导到县乡村各环节,形成合力攻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