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摆在首要位置,同步多措并举解决堵点难点,确保人民群众生活重要物资需要。当前全市生活物资市场供应总量保持充足,价格延续平稳态势。水煤电油气等生产要素保障正常,能够满足居民及企业生产生活需要。
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保障责任。成立由市委常委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人为召集人的市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专班。研制出台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方案,实行每日情况调度汇总制度和异常波动零报告制度。建立了覆盖生产、供应、运输及监管等重点环节的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和保供稳价协调机制,形成了重点突出、覆盖全市、运转高效的生活必需物资供给保障体系,确保重要民生商品正常供应, 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保障。
强化监测预警,科学分析研判供求。一是加强市场监测。及时摸清主要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动、库存数量、保供时间、补货来源渠道、物流运输组织等具体情况,做到手中“有粮”“有货”。构建形成13个粮油市场供求监测点、35个价格监测点。二是加强趋势预测。及时掌握市场趋势和应对疫情防控需要,综合研判市场走势,防止出现集中抢购、脱销、哄抬价格等异常情况。三是加强生产环节监测与预警。动态掌控本地农产品尤其是蔬菜、肉类的生产数量、可交易数量,对叶菜类蔬菜、猪肉等热销商品落实专人和企业实施重点监测。
完善保供体系,强化细化联保联供。一是积极搭建保供平台。建立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种植大户、专合社、屠宰场等重点企业应急保障名录库,建立重要民生商品供应保障网络。依托交通网络系统和物流快递,按照50公里配送半径,建立市场保供基地。依托全市80家大型商超、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医药企业和1500余个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网点,及时调配生活必需品和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市场供应。二是全面增强联动互动。加强与相关省级部门对接,及时掌握全省重要民生商品的供求变化信息。加强与成都、绵阳等周边市(州)沟通,横向协作,共享信息,互通资源。及时了解掌握区域防控封堵对货源采购、物流配送带来的问题,畅通生鲜农产品运输车辆绿色通道,确保物流配送车辆出得去、进得来。三是提高源头供给能力。督促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专合社、食品加工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扩大产能,增加重要民生商品的市场供应量。四是大力发展线上配送。引导各大超市、便利店积极运用美团外卖、京东到家等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配送服务,永辉、沃尔玛等商超配送量较疫情前增长50%。引导各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设施运营企业及餐饮类商户,在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线上配送和线上送餐服务。
加强产销对接,实行链条式供应。一是全力保障蔬菜供应。出台 “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方案,印发“菜篮子”产品生产保障市场供应通知,着力加强
“菜篮子”产品生产。建立“菜篮子”产品种类、面积、产量、上市时间和生产企业信息台账,全面掌握疫情期间“菜篮子”产品供给底数,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不断货、不脱档,每周市城区本地蔬菜供应量超过200吨、猪肉119吨、鸡鸭5100只、淡水产品49吨。加大“菜篮子”产品基地建设,提前安排部署发展以飘儿白、生菜、小白菜、菠菜等为主的速生蔬菜3000亩,有序开展水产品春季生产,加快推动规模养殖场建成投产。突出“菜篮子”产品质量,2月3日起对种养殖基地、市场农畜水产品开展风险监测,共计抽检农畜水产品样品328个,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保障肉类供应。全面落实《广元市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十八条措施》《广元市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任务清单》等稳定生猪生产政策措施,依托温氏、巨星、新希望等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稳定猪肉市场供应。三是保障粮油供应。突出粮食储备部门、粮油企业粮油加工、储运、配送、供应的主渠道作用,做好粮油加工、储运、配送、供应等环节的有效衔接,抓好粮油加工生产,确保调得动、用得上、不脱销、不断档,已建立13家粮食应急配送中心、15家粮食应急储运企业和253个粮食应急网点,实现粮食价格监测及应急网点全覆盖,各类政策性原粮储备保持在38万吨。
大力组织复产,增强市场供给能力。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支持企业复产复工各项政策举措,结合本地实际,先后出台粮油应急供应保障工作方案,落实大米、面粉、食用油应急加工企业22家、日加工能力达1855吨。制定商贸企业复产复工实施意见、市场监管“八条措施”支持企业有序恢复生产经营,对企业、业主单位自行决定复工复产工作,不实行报批管理。主动指导企业、工地认真落实防疫工作要求,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已建立37家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企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产复工230家,食品生产企业复工101户,市城区餐饮单位开业267户,屠宰生猪企业32家。
畅通运输通道,积极破解“最后一公里”。认真落实公路保通保畅七条措施,坚持“一断三不断”,严格落实体温检测“一检通认”
“三不一优先”,开通应急运输绿色通道,在坚决阻断病毒通过交通工具传播途径的同时,做到公路交通不中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中断、群众生产生活物资不中断,坚决纠正个别地方擅自设卡拦截、擅自断路阻断交通等违法行为,有效保障了防疫和生产生活重要物资运输通道畅通,确保了全市社会秩序稳定和群众正常生活。目前全市总储备应急物资运输车辆140辆,总吨位2046吨,为疫情防控物资提供充足的运输保障。
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市场有序稳定。强化农贸市场及野生动物监管,出台市主城区农贸市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管理办法、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市场城区生活必需品供应工作方案、陆生野生动物应急预案等,组织专人每日巡查城区市场,日均检查农(集)贸市场100家次,餐饮单位400户。及时提醒告诫相关经营者严格执行价格法律法规政策,严肃查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价格欺诈、串通涨价、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控制、垄断重要民生商品生产、运输、经营等违法犯罪行为,日均检查零售药店260家,超市50家,累计发放提醒告诫函15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