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市区同城运行体制机制改革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城市规划领域
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分类审批”的原则,市中心城区范围内(东至大石青岩绕城高速以西、大石大垭上和青岭村之间山脊,南至南山山脊(大石镇—宝轮镇蜀道范围),西至宝轮镇石羊村,北至由石羊村到广甘高速段宝成铁路以南、沿宝成铁路至龙泉水库以东、紫兰坝水电站以东、贺家沟、回龙河、杨家岩、上西张家沟、京昆高速以南、黑石坡、大石镇。下同),由市自然资源局负责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心城区详细规划以及专项规划。利州区在符合上位规划要求下,负责组织编制市中心城区以外乡镇、村级规划,并组织报批工作。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项目由市自然资源局(区分局、区中心)实施规划管理,工业项目(经开区、昭化区管理的除外)由利州区实施规划管理。
二、自然资源领域
(二)土地出让总收入按照市本级与利州区7:3的比例分配,利州区负责征地拆迁、土地报征、补偿安置等,确保净地移交。市本级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试运行至2022年底)。
三、税收征缴
(一)收入属地征管。将市属企事业税收、非税、社会保险费全部按属地原则划归利州区、开发区征管。
(二)市区财力分成。以2018—2020年3年平均数为基数,按适当比例划分市区财力(具体比例待管户确定后另行研究),对因体制改革而增加(减少)的财力,在市区年终结算时相应增列定额上解或定额补助。设置3年过渡期,确保各方既得利益。先推分税制改革,非税收入成熟一批推进一批。
(三)厘清事责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分部门分领域梳理,并逐项调整上下划基数。
四、住建领域
五、环境卫生领域
六、交通运输领域
七、社会保障领域
(一)利州区辖区内征地项目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由利州区负责办理。按照社会化管理服务职能,利州区辖区内的市属企业领取社会保险待遇人员资格认证工作由利州区承担。
(三)按照行政审批层级划分医疗保障领域事权。市级审批的医药机构,由市医疗保障局结算和监管;利州区审批的医药机构,由利州区医疗保障局结算和监管。
八、市场监管领域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移动式压力容器除外)业务、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业务、药品零售经营许可审批委托利州区负责。
九、教育领域
(一)为积极稳妥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市区同城运行体制机制建设,建议采取试点先行、逐步实施的方式,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以利州区为主,高中阶段教育以市为主的城区分级办学管理体制。
可首先将市实验小学、机关幼儿园、树人幼儿园交由利州区政府管理。对其干部、教职工、政府购买服务人员、合同制聘用人员、离退休人员(含享受遗属补助的人员)认定后,随学校一并移交。保持学校人事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现有干部职级不变、教师待遇不减。市财政将移交人员工资、绩效、学校的国拨教育经费,按照财政预算标准,全额下划到利州区财政。学校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按照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整体移交给利州区政府,由市、区财政部门办理资产划转移交手续。学校当前已确定的中央、省、市各类基建、教学设备更新、校舍修缮等项目资金及项目管理,一并移交。
市中心城区新建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由利州区主办,市区统筹。新建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学校建设资金市区按5:5共担;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公用经费补助及学生资助类资金区级财政配套部分补助由市区按学生比例分担负责(经开区单独结算)。
特别是中心城区利州范围学校建设任务、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由市区共担,教育管理、学校发展、品牌塑造均由利州区负责。
(二)高中、中职及非学历高等教育由市教育主管部门审批服务和监督管理。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变更和终止由利州区教育主管部门负责。
(三)市考试中心不再设立考区,市、区两级学校高考、中考任务由利州区承担。在市城区参加的自考、成考等工作由利州区负责,市考试中心在政策解读、技术指导和督促落实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
十、卫生健康领域
(一)广元国际大酒店、广元凤台国际酒店以及广元天成实业有限公司、广元万达集团、广元国际奥体中心所属公共场所由市级监督监测;利州区负责辖区范围内其余公共场所的监督监测(含经开区)。
(二)市卫健委注册的医疗机构由市级监管、监测;利州区注册的医疗机构(除利州区中医医院按上级要求上划市级监督)由利州区监管、监测。
(三)市教育局直接管理的学校由市级监督监测;利州区教育局管理的学校由利州区监督监测(含经开区)。
(四)利州区负责辖区内职业卫生方面的监管监测(含经开区)。
(五)广元市首创水务集团(西湾水厂、白龙水厂)以及广元天成实业有限公司、广元万达集团、广元奥体中心及市卫生健康委注册的医疗机构(含上划一级管理的利州区中医医院)、市教育局直接管理的学校的二次供水和现制现售水由市级监督监测;其余的集中供水、二次供水和现制现售水由利州区监督监测(含经开区)。
(六)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规上餐饮从业人员、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学校(托幼机构)教职员工及食堂从业人员的预防性体检工作按“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承担。
十一、利州区与经开区事权、财权
对涉及教育、医疗等经开区范围内利州区承担的各类费用,由市财政牵头,在年度结算时由经开区划转利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