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昭化区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抢抓机遇、聚焦问题、精准发力,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项目投资再发力再突破。强化资金、用地等核心要素保障,压实县级领导、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的责任,督促大寨水库、中纺铁路专用线等51个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形成更多投资实物量。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完善项目入库资料,确保项目应统尽统。二是工业经济再提档再升级。大力实施骨干企业提升工程,确保升达林业、雨润食品等15家重点企业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尤其是要确保中纺粮油实现产值翻番。大力培育中小企业,确保南方食品、天垠农业在11月实现进规入库,全年新进规工业企业4家以上。配套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中国西部绿色家具产业城和元柳工业产业园建设。持续跟进中粮福临门小包装生产线等9个重点在谈工业项目,争取尽快签约落地。三是商贸旅游再做优再做强。全年新培育限上商贸企业3家、规上服务企业2家,建成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区。加快昭化古城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全力确保柏林湖创4A通过省检,全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550万人次。四是农业产业再优化再提升。突破性发展肉牛羊、土鸡产业,高标准建设一批肉牛羊、土鸡产业基地。加快临港市级农业园区建设,建成幸福美丽新村30个。大力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五是招商引资再精准再发力。抢抓成都家居、食品等产业转移机遇,引进一批家居产业落户我区。积极办好四季度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力争签约项目15亿元以上。组织3-5次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积极筹备参加第五届四川农博会,全面完成市下达49亿元市外到位资金目标。六是“绣花”脱贫再精准再增效。强化涉农资金整合,有力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新建改造和地灾避险搬迁等,确保农户早日搬入新居。科学编制63个村的农业产业扶贫规划,用好用活产业补助资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贫困家庭“就业1人、脱贫1户”的目标。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通过股份合作、出租等方式,盘活村集体资产。七是财税增收再挖掘再增加。强化亭子口耕占税等重点税源征管,清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纳税情况,做好基金收入等非税收入管理,奋力确保完成市下达1.89亿元财政收入目标。
(昭化区发改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