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着眼补齐经济社会短板,聚焦聚力脱贫攻坚主战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商标发展特别是地理标志品牌创建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抓手,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创新实施“六高三显著”(高起点谋划、高效率培育、高标准监管、高平台推广、高规格创建、高强度保护,带动产业发展效果显著、助力精准扶贫效果显著、带动农村就业效果显著)地理标志商标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驰名商标,以品牌助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我市连续5年地理标志商标数居全省首位,全市成功注册27件地理标志商标,助推苍溪红心猕猴桃、青川黑木耳、朝天核桃等“广元七绝”享誉全国,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助力精准扶贫的“金字招牌”,结出了商标富农脱贫的丰硕成果。
我市充分利用农产品商标占全市总量的40%、27件地标中22件为农产品商标的有利条件,建立“以品牌促发展”运营模式,探索“协会+专合社+基地+地标+互联网”机制,以地标引导农民规模种养殖,以互联网为载体,以节会为推广平台,以农专社为纽带,以农业订单为节点,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助农就业和增收。
我市以地理标志商标龙头企业和龙头产业为带动,优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精准扶贫户,带动近百万农民规范种养殖和从事市场经营。苍溪县品牌价值60亿元的“红心猕猴桃”地标品牌,辐射全县39个乡镇,种植35万余亩,带动猕猴桃专业合作社43家,解决农村劳动力及精准扶贫户10余万人;昭化“紫云猕猴桃”地理标志商标的成功注册,扭转了商标注册前产品无人问津、价格低廉、农民种植积极性低的局面,从事猕猴桃生产人员占全区总农户的7.5%,占总人口的5.4%,产品远销新西兰、法国、香港、澳门、北京等国家和城市,成为富民强区领军产业。
我市依托地理标志商标带动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批贫困户成功脱贫。在苍溪县猕猴桃主产区,农民收益中猕猴桃种植收益占70%,人均达7000元,较注册地标前增加了4300余元,增幅达159%。朝天核桃种植面积较注册地标前增幅300%,带动农专社112家,家庭农场600户,辐射广大农户,农民人均核桃收入5000元以上,核桃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16%,成为全区精品农业产业和致富增收产业。昭化“紫云猕猴桃”地标发挥品牌效应,产品价格与注册前相比增加了40%,人均收入增长了28%。“元坝生猪”地标产品品质列全省前茅,全区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5.6%,其中生猪产业年人均纯收入达2220元。“剑门关豆腐”地标注册后,全县直接从事豆腐产业人数相当于注册前的2.8倍,场镇及景区周边从事豆腐产业的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5800元。
(经济体制改革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