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涉众型经济犯罪防骗指南请查收

涉众型经济犯罪防骗指南请查收

日期: 2024-07-16 来源: 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科 分享:
【字体: 打印


非法集资,即没有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高利允诺等手段,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存款、筹集资金。高回报是非法集资惯用套路

套路一:花样“包装”

犯罪分子多借助以担保公司、咨询公司等形式,假借投资理财名义,虚构投资项目,如境外投资、高科技开发、打着“养老”旗号等等,为从事违法活动披上“合法”的外衣,骗取公众的信任。

套路二:高调宣传

以电话推介、派发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组织聚会或者在街头、超市等人群密集地派发“理财产品广告”等方式,吸引投资者关注,有的还会借助互联网开展宣传、销售、资金支付、归集并转移资金,诱人参与。

套路三:承诺高额回报

针对普通人期望短期投资回报大、法律意识淡薄等弱点,设置三个月、半年等不同期限的投资产品,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诱惑投资人冒险存款。

警方提示:

广大群众在投资理财的过程当中,应提升防范意识,抵制非法集资,要始终牢记三点:

选择合法的主体。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未经监管部门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理财、信托、基金、债券、外汇交易等金融服务。网络借贷的P2P平台,只能够提供信息中介服务,不得从事自融、设立资金池。因此,在投资理财时要选择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持牌金融机构,未经批准的坚决不参与。

拒绝可疑项目。未经监管部门批准备案,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通过推介会、宣传单、手机短信等形式公开宣传募集资金。因此,对于在商场超市街头摆摊设点、拉人投资,或者在网络上、户外广告牌上刊发广告进行宣传等情况,要提高警惕。

抵制高息诱惑。我国法律规定,投资理财不得宣传、不得承诺还本付息。而不法分子往往允诺高收益、无风险、保本保息。广大群众在面对高利诱惑时,一定要核实项目真实性,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可以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依法维护切身利益。

来源:央广网

微信 微博 头条

主办单位:广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04 蜀ICP备2021017977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82号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利州东路二段68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