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九龙山,孕育了龙王风骨;
潺潺插江水,涵养着龙王灵秀。
位于苍溪县西北53公里、崛起于九龙山北麓的龙王镇,山清水秀、物阜民丰,天麻、百合、灵芝、核桃等特色产业享誉全县,天然气资源富集,23 个村、社区,3.5万龙王儿女安全、健康、和谐地生活在这188平方公里的沃土之上。
今日龙王,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一派欣欣向荣。特别是安全社区建设独具特色,成绩斐然。
2021年7月,龙王镇拉开了创建四川省安全社区的序幕,一年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安办牵头,多元参与、联合共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市县应急管理局等相关领导多次调研检查、现场指导、安排推进;县安办根据龙王镇创建实施方案印发县级部门(单位)指导帮扶任务分解表,形成合力,创建工作全域覆盖,深入到龙王镇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龙王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镇长任主任,分管副镇长任副主任,县级相关单位分管安全领导、其他班子成员、镇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村(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龙王镇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确保建设工作取得成效。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开展的所有工作,都把安全放在首位。”龙王镇干部如是说。
宣传教育·家喻户晓
龙王镇多层级推进,立体全覆盖宣传教育工作,力求做到形式多样、家喻户晓,以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各类事故与伤害隐患。

过桂花桥,入龙王界,“创建安全新环境、构建和谐新社区”的巨幅宣传牌映入眼帘,从场镇到村组,像这样的宣传载体,全镇就有30余处。
一年来,全镇发放与龙王人息息相关的11类安全知识宣传单3500余份;住户门口和示范街上张贴安全用气、用电宣传单2000余份;示范街和主路电杆挂刀旗170余幅;雍河、新观方向的三岔路口以及场镇、聚居点悬挂醒目喷绘80余幅;举行龙王人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4次;开展安全应急宣传教育、救护培训12次;各村(社区)分组召开安全会议共260场次有余;新建1800㎡应急避难广场,设置永久性且内容丰富的安全文化长廊200㎡;政府门口专栏展示安全知识常换常新;市级安全社区阵地——感恩广场,安全文化宣传教育一如既往。
龙王人安全意识与日俱增,安全二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们这条街,今年安了灭火器、贴了安全牌子、画了停车位和人行道,电线也规范了,整条街清爽多了!”龙王镇居民说到。
坚持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定期开展隐患排查、伤害监测。龙王镇制定了“7个1”和涵盖道路交通、消防、防灾减灾、校园安全、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居家安全七方面的建设项目,闭环整改。
道路交通安全重投入。硬化并修复45公里路面,惠及550户、2250人,群众多年出行难的顽症痼疾、道路瓶颈一一化解;三元示范街及周边设置人行横道8组、停车位72个、减速带5组、安全标识标牌1600处,安全防范措施落地落实。
消防安全重在预防。组建了由村(社区)群众和红十字救援队组成的260人的安全应急消防救援队伍,演练培训12次、受益3500余人;示范街及周边、龙王小学、各村(社区)、聚居点增添灭火器300余个,完善场镇消防设施33处;镇物资储备库灭火器、消防水带等消防物资齐备。

全方位开展防灾减灾。整治了天宝村水井湾滑坡地质灾害点,通过修复、抗滑桩板墙、清方等措施,危及200余人的隐患彻底消除;实施两河村聚居点洪灾恢复重建项目,拆除40余米长的旧桥,提升了对上游特大山洪的泄洪能力,修筑2100m3沿河堡坎,8-12米高的挡水墙拔地而起,为聚居点35户117人筑牢安全防线;投入1800余万元,建设1200米龙王河堤,根治河岸垮塌隐患,将汛期防洪能力由10年提升到50年一遇,为5400余名龙王人穿上了“安全防护服”。
校园安全是重中之重。龙王小学创建成安全示范学校,安全提示告知设施俯拾即是,通过宣传教育、主题展示、文艺汇演、检查警示等方式,森林防灭火、防溺水、道路交通等安全知识让学生、教职工入脑入心,通过发放告知书、小手牵大手的形式将安全知识送进家庭,形成安全人人抓,幸福千万家的浓郁氛围。
“冬春季节,我们不能把火源带进林区;夏季,我们不能私自下河游泳;爸爸妈妈接我上学放学,我们要戴好头盔;放学回家,我还把老师讲的安全知识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
一件件具体的工作、一次次生动的实践,“安全、健康、和谐”的理念已扎根龙王人心中, 一个百业俱兴、文明富足的新龙王正在加速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