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判,全市春节期间,受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影响,群众返家过年、走亲访友和市内短途旅游剧增,烟花爆竹进入销售和燃放高峰期,群众用火用电用气增多,庆祝活动和商场促销活动频繁,部分企业加班加点生产等多种因素交织,安全风险增大。为有效应对各类安全风险,切实做好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营造平安祥和节日氛围,现对春节期间突出安全生产风险提示如下:
一、涉安气象情况
预计2023年春节期间(1月21日-27日),无明显冷空气影响,以多云天气为主,温度逐步回升。早间气温较低,高山地区易出现道路结冰或霜冻天气,部分地方早间至上午有大雾,出行需注意交通安全。日最高气温5~9℃,日最低气温-3~0℃。
20日晚上到21日白天阴天,有小雨(雪),气温0~8℃,微风2~3级;21日晚上到22日白天小雨转阴天间多云,气温-1~9℃,微风2~3级;22日晚上到23日白天多云,气温0~10℃,微风2~3级;23日晚上到24日白天多云间阴天,气温1~10℃,微风2~3级;24日晚上到25日白天多云,气温1~9℃,微风2~3级;25日晚上到26日白天多云,气温2~9℃,微风2~3级;26日晚上到27日白天多云,气温2~9℃,微风2~3级。
二、节日期间突出风险
(一)交通安全。出返城区道路将迎来车流高峰,特别是1月20日傍晚、1月21日早上、1月27日下午的出返城区路段及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处,车辆易拥堵,安全风险增大。非法营运、违规搭人等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反弹,加之北部山区道路坡陡、弯急且多临水临坎临崖,易积雪结冰,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高。
(二)文旅安全。市内各类旅游景点人流量将增多,可能出现人员总量控制不当、现场疏导和管控不到位等引发拥堵、踩踏。各类娱乐设施设备因疫情期间停止营业而导致维护保养不到位,设施设备带病运行易引发事故,安全风险高。
(三)消防安全。市内各类超市、库房、商业综合体、娱乐场所、养老院、医院等电气设备使用频繁,线路易过载,火灾风险增大。各类庆典活动现场的庆祝、祈福、祭祀活动多,普遍存在烧香、烧纸、点烛、点长明灯等行为,未清理周边可燃易燃物、火源管控不到位、消防设施缺失等易引发火灾和森林火灾,安全风险高。
(四)烟花爆竹安全。市内郊区、农村烟花爆竹零售店(点)可能存在超审批量储存、超范围经营、与祭祀等易燃用品混存混放、存放区域违规用火用电、非法销售“钢丝棉烟花”和“三无产品”烟花爆竹等问题隐患,安全风险高。非专业人士燃放A、B级烟花,少年儿童为寻求刺激在易燃易爆区域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如室内燃放、下水管道燃放等)等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安全风险高。
(五)危化品安全。近期,各地化工企业工艺压力管道因腐蚀或冲刷造成局部减薄、破裂失效而引发的事故多发,再加上化工企业可能存在未定期检测、安全教育不到位、防静电等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风险较高。1月15日,辽宁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在维修烷基化装置过程中发生泄漏爆炸着火,截至目前造成5人死亡、8人失联。
(六)农村建设施工安全。春节期间,我市可能存在返乡人员突击建房、赶工期施工的现象,建房可能存在施工人员专业水平和建材质量参差不齐、对房屋质量安全关键环节缺乏重视、房屋结构体系不规范、建造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尤其是建设过程中使用工程机械可能存在技术不熟练、凑合上机操作,使用二手机械、安全性能不可靠等问题,安全风险较高。
(七)生产安全。部分停工停产企业节前设施设备未断电、断气,有限空间、易燃易爆区域清扫不规范;节中值班值守和巡查检查不到位;节后复工复产隐患排查整治和培训教育不到位,违规违章启动设施设备等,易引发事故,安全风险较高。生产企业员工身心易懈怠、企业管理层思想易麻痹、行业监管和属地管理力量易弱化,可能存在安全管理断档脱节现象,安全风险增大。
(八)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方面。我市农村地区普遍采用干柴、钢碳、无烟煤等取暖,可能因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加之门窗紧闭、通风不畅,极易引起中毒窒息事件,安全风险较高。
三、重点防范措施建议
(一)强化风险防控。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何树平书记批示精神,深刻吸取江苏泰兴“1·7”火灾事故、江西南昌“1·8”重大道路交通、张南高速重庆彭水段“1·13”较大道路交通、辽宁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1·15”爆炸事故等典型事故教训,查漏补缺,举一反三,清醒认识春节期间交通运输、消防、烟花爆竹、文化旅游、危化、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高度重视风险防控,加强节日期间风险分析研判,加大督导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严格复工复产管理,抓实风险防控措施的落实,严防事故发生。
(二)强化明查暗访。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省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强春节期间安全生产明查暗访力度,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风险系数高、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重点区域开展督导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设备维修维护、隐患排查治理到位、安全风险管控到位。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级农业农村、住房城乡建设、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门和广大基层组织要加强群众用火、用电、用气和农村建设项目、工程机械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监管,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突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保障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四)强化值班值守。各县区各部门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报备和关键岗位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三项制度”,主要负责人在春节等重点时段加强一线驻点值班值守和安全巡查管护力度。要健全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灾害损失,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