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今天是:
“践行‘123’党建工作机制”成功入选 《四川省机关党建创新案例选编》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时间:2023-02-14 浏览量: 分享:


近日,由广元市应急管理局申报的“践行‘123’党建工作机制 锻造战汛先锋品牌”省直机关工委编入《四川省机关党建创新案例选编》,在全省党建领域进行宣传推广,市应急管理局为广元市市直机关唯一获选单位。



广元市河流纵横流速急、落差大,水量丰富。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水情决定了汛情频发、山洪灾害危险突发性和破坏性明显,战汛救援压力巨大市应急管理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的重要指示精神,在落实中锤炼党性,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行动铸造“战汛有我,冲锋在前”党建工作品牌。

一、围绕一个中心,筑牢防汛“主心骨”。始终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中心,突出党建引领凝聚思想、汇聚力量,坚决扛牢战汛救援主责主业。一是抓牢思想引领。聚焦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干部纪律作风整顿,依托“红色青年大讲堂”、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以党建引领促进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建强组织队伍。闻“汛”即动,向全市应急系统党组织、党员干部发出防汛动员令,号召“各党支部要成为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各级领导干部要成为敢打必胜的指挥员”“广大党员要成为抢险一线的标杆”,组建起“共产党员突击队”、“综合应急抢险共产党员突击队”、“防汛及自然灾害处置共产党员突击队”3支党员突击队伍。2021年入汛以来,累计开展集中排查排查防汛重点部位5.2万、提前避险转移7万余紧急转移安置4万

二、开启两种模式,构建抗洪抢险“安全网”。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大力弘扬抗洪抢险精神,构建更密更牢更快的战汛“安全网”。一是“外”拓支部联创联建模式。市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支队党总支主动作为,与广元军分区党支部、武警广元支队党支部开展实战练兵、比武竞技等多种形式的共建联创活动,形成“组织共建、业务互联、优质共创”的工作新格局,构建军地抢险救灾协调联动机制;牵头建立川陕甘结合部毗邻6市区域应急联动机制,汛情灾情险情、联勤联动联调,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二是“内”启党员“传帮带”模式。市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支队党总支积极搭建培养平台,建立“传帮带”结对机制,老党员与青年党员、优秀党员与新进党员结对成组,定期组织学习交流分享会,分享党史、国史所学所悟,交流救援实战工作经验,并对体能考核不合格的组员,“精准”实行八小时外“加餐”强化训练,切实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目前,结成“传帮带”小组16个,参与党员达96%以上,抢救遇险群众400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过亿元。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抗震救灾先进集体”。2021年,被省委表彰为“防汛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

三、建立三项制度,凝聚“两新”组织力量。一是落实党建指导员制度。采取“一人一企”的办法,选派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深入到“两新”组织中去,指导抓好落实党建责任、建强组织基础,使党组织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2021年以来,党建指导员深入“两新”组织指导“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共40余次,确保党组织工作在“两新”组织中常态化。二是建立联席座谈沟通制度。建立机关党员与“两新”组织党员定期联系座谈沟通制度,以“面对面”的方式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每位“两新”组织党员。发挥群策群力作用,收集“两新”组织先进理念和先进方法,及时了解所需所盼,落实人文关怀,密切机关与“两新”组织的关系,充分凝聚社会组织力量。三是创建“一季双星”制度。在“两新”组织持续开展“一季双星”评选,每季度推选“学习之星”和“服务之星”,宣传“双星”先进事迹,发挥党员在“两新”组织中的“牛鼻子”作用,救援范围覆盖周边省市。2021年7月,广元市蓝天救援队联合川域各地蓝天救援队成立临时党支部,星夜驰援河南新乡、卫辉洪水展开救援,持续奋战近40个小时,成功转移被困群众300余人、物资100余件。先后被评为广元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21年,被中国慈善总会授予“2021年河南抗洪救灾”纪念章。





四川省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公众平台

主办单位:广元市应急管理局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利州东路438号    办公室电话:0839-3265130   值班电话:0839-3270175   举报电话:0839-3265212   举报邮箱:gysyjglj@163.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22       蜀ICP备2021013158号-7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26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