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秋汛、秋收以及四季度企业生产赶工期、抢进度等因素影响,10月各重点行业领域风险复杂多变,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
1、道路交通风险突出
强降雨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等,相关影响路段行车风险高。国庆期间城市近郊和各景区路段车流量剧增,车辆管控不到位易引发拥堵,追尾、擦挂等,安全风险增大。秋收季节,农用车使用频繁,农用车超载、违规搭人、疲劳驾驶等现象易反弹,加之农村地区临崖临坎临水和坡陡弯急路段多,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高。公路、水路客货运量将上升,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风险增大。
2、建设施工风险
部分施工单位孔洞和临边防护不到位,员工未按规范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绳等易引发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棚架结构、模板工程、脚手架等结构设计不合理、支撑构件质量不合格、不按方案施工等易引发坍塌事故。10月秋高气爽,企业可能存在赶进度、超强度施工现象,施工安全风险增大。
3、工贸方面检维修事故、机械伤害、粉尘爆炸等风险高
10月,建材行业处于产销旺季,外露旋转部位安全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检维修作业未遵守停机、断电、挂牌等规定,检维修后未及时恢复安全设施等易引发机械伤害事故,安全风险高。气候日渐干燥,人体和设备易积聚静电,涉金属打磨、木材切割、粮食加工等企业防尘防静电措施落实不到位、动火作业不规范等易引发粉尘爆炸事故,安全风险高。
4、危化试生产期间风险高
试生产期间,装置操作规程不健全、环保处理工艺不成熟、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异常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隐患易引发事故。进入秋季,昼夜温差增大,化工管道弯头、接口处易发生破裂导致物料泄漏,安全风险高。
5、煤矿瓦斯事故和冒顶片帮风险高
煤矿井下可能存在违规布置采煤作业点,采用巷道式采煤,通风系统不完善,瓦斯灾害治理效果不达标,瓦斯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采空区管控不到位,井下密闭施工质量差等情况,瓦斯超限风险高;“一炮三检”制度执行不严,井下违规动火作业,违章采用“裸露”爆破,瓦斯爆炸风险高,电气设备失爆,作业区域有效风量不足,易引发瓦斯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盲目施救易导致事故扩大,安全风险高。煤矿井下巷道掘进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存在安全技术措施贯彻不到位、作业规程修订不及时、现场敲帮问顶未落实、超前探测不到位等情况,发生顶板事故的风险较大。
6、非煤矿山冒顶片帮、中毒窒息等事故风险高
经过汛期,岩层裂隙水分饱和,岩石力学性能下降,加之生产旺季企业巷道支护不到位、矿山截排洪设施维护不到位等,露天矿山边坡坍塌、地下矿山冒顶片帮等风险高。随着气温下降,地下矿山井上下温差变化大,加之通风系统不完善、通风管理不到位等因素,易出现系统风流紊乱,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风险高。
7、用电用气不规范引发火灾风险高
10月气温逐步降低,居民用电量渐增,电气线路老化、用电不规范(特别是电瓶车违规充电)等易引发电气火灾,安全风险高。居民用火用气不规范、燃气管道老化、液化气罐阀门损坏等易引发燃爆,安全风险高。
8、文旅安全风险高
国庆节期间各类旅游景点、景区、大型娱乐场所、网红打卡点、各类场馆等地人流量大、易出现踩踏事故,安全风险增大。索道、云霄飞车、摩天轮等大型娱乐设施和水上漂流、水上吊桥、悬浮船、网红浮桥等娱乐项目缺乏安全监管,设施设备快节奏、高强度、超负荷运行,游客安全告知不到位,景区车辆运输频次增加,路边临时摊位增多,人流车流混杂,驾驶员分心、超速驾驶、应急处置不当易导致事故,现场救援设施和人员配备不到位易导致伤亡扩大,安全风险高。游客安全防范意识弱、自救互救能力不足、操作不规范等易引发安全事故。应急准备不充分、应急预案缺乏、应急装备缺失、应急培训和演练走过场易导致事故扩大,安全风险高。
市安办建议
人民群众需规范用火用电用气行为,定期排查家中电气线路、插座、燃气管道及阀门安全隐患;外出时遵守交通规则,自驾出行需文明驾驶,提高坡陡弯急、临水临崖临坎、地质灾害影响路段驾驶的警惕性,切勿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驾驶,严禁违规搭载;作业时要遵章守纪,按规操作,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各地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秋汛、复工复产等带来的安全风险,进一步强化风险分析研判,细化工作举措,把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着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好值班备勤和应急准备,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响应、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