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近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出台《加快推进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建设的十条措施》,对贯彻落实《关于构建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构建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是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结合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开展的一次有益探索。何谓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将如何推动职业共同体建设?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邀请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进行解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应急管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整合发挥应急管理系统各方力量和资源,对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6月初,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四川省地震局出台《意见》,明确提出构建“目标同向使命共担、体系同构发展共促、资源同享力量共用、行动同步安全共治、队伍同建荣誉共勉”的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首次公开提出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是在年初的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记者梳理发现,四川也是全国率先出台相关举措的省份,并把构建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
因何提出构建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负责人表示,“通过5年来的改革发展实践,应急管理系统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明显增强,应急管理部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各专业救援力量深度融合。但四川是自然灾害频发之地,生产经营单位众多,应急管理工作点多面广线长,任务十分艰巨,还需要进行跨部门、跨层级、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整合。”
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在实际工作中,应急管理系统队伍构成多元、体制多样、支撑多类,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力度偏弱、干部队伍归属感有待增强、应急指挥协同机制还不健全,严重影响应急管理整体效能,迫切需要整合各方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应急管理工作强大合力。”
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该如何构建?记者梳理发现,《意见》紧扣构建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围绕“五同五共”主要任务,提出了一系列举措。
例如,在铸就体系同构发展共促的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方面,《意见》聚焦应急管理体系运行不畅、各方合力不足、基层能力薄弱等问题,提出推进机制改革创新、优化应急指挥协同、夯实应急基层基础3项措施,以完善制度体系,提升科学应急能力。
在构建资源同享力量共用的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方面,《意见》针对各地各级资源力量比较分散、装备物资同质化严重、人才科技支撑乏力等问题,提出推动基地共建共用、统筹调配装备物资、建强应急救援力量、汇集人才科技资源4项措施,以统筹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升基础保障能力。
“《意见》里的每一项具体措施,都是针对当前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制定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统一思想认识、统筹资源力量、统合路径方法,达到提升本质安全、灾害防范、科学应急、基础保障、队伍管理能力的目的”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意见》明确,到2025年底,目标同向、体系同构、资源同享、行动同步、队伍同建的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初步建成,一批系统集成、整体协同的制度成果建立实施,一批急难险重、夯基固本的工作任务高效完成。到2026年底,使命共担、发展共促、力量共用、安全共治、荣誉共勉的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基本形成,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显著提升,职业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提高,职业荣誉感和尊崇感显著增强。
目标任务明确,如何保障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单位)把构建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纳入党委(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制定本单位本系统细化落实措施。省级层面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建设,协调解决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已研究制定细化落实措施、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印发《构建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 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责任分工方案》,聚焦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五大目标,提出17方面66项具体措施。近日印发的《加快推进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建设的十条措施》,进一步明确全省应急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具体工作任务。
记者注意到,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在推进构建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方面已有诸多举措落地。整合设立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统筹推进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草原防灭火、地质灾害等工作,共同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进一步衔接“防”和“救”的责任链条;探索实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进一步推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与地方安全监管工作协同联动,实现同题共答、同频共振……
来源: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编辑:陆杨、何维薇丨审核:娄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