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六举措”着力提升地震应急能力
 
一是健全组织指挥机构。顺利完成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改革与转隶,“抗震救灾指挥部”由负责应急工作副市长担任指挥长,军分区、应急、发改、经信、公安等5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指挥长,40个市级部门(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撤销市防震减灾局,设立市防震减灾服务中心,由市应急局代管。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同时设在市应急局,由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印发了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办公室工作规则,搭建起了抗震救灾体系“四梁八柱”。
二是实行地震断裂带分区监管。根据地震历史资料和断裂带分布,通过实施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将全市分为三类地震危险区。其中,青川县全境、朝天区全境、剑阁县北部、利州区西部为Ⅰ类地震危险区,剑阁县南部、利州区东部(含经开区)、旺苍县东北部为Ⅱ类地震危险区,苍溪县全境、昭化区全境、旺苍县西南部为Ш类地震危险区。
三是建立联动协同机制。积极参加陕甘宁川四省(区)十三市(州)地震联防区,与周边的绵阳市、巴中市、南充市、甘肃省陇南市、陕西省汉中市建立了大震巨灾区域应急增援工作机制。一旦地震灾害超出自身救援力量和资源应对极限时,立即请求省级部门和兄弟市(州)给予援助。
四是激活应急救援力量。登记救援力量并造册,我市共有6支专职救援队伍,民兵应急救援队伍1支。其中:市本级应急救援人员约400人,县区级约1000人,乡镇级约7000人。共有各类救援装备(设施)约3000台套。按照队伍特长,细化救援职责,制定抢险救援方案,保障救援力量能够快速高效开展地震应急救援。
五是做实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工作。制定《广元市市级调拨应急物资规程(试行)》,确保灾后第一时间调拨市级救灾物资。建有市、县救灾物资储备库8个,乡(镇)、村救灾物资储备点160个,主要储备帐篷、棉被、棉衣、衣服、发电机等救灾物资。
六是快速收集灾情报告。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设置灾害信息员2350人,其中注册省级地震灾情速报员149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震情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明确信息报送要求。建立健全灾情会商研判机制,气象、地震、水利、自然资源、林业、公安、经信、住建、交通运输等部门建立了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灾情会商,第一时间掌握灾情,确保了灾情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