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今天是:
关于印发《广元市安全宣传“五进”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广安办(2020)43号
来源:本网 时间:2020-06-15 分享:

广元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各县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管委会,各央属、省属在广和市属重点企业:

根据省安办《关于印发<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安办〔2020〕27号)要求,现将《广元市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广元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6月9日


广元市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加强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以下统称“五进”),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加强公众安全教育,提升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为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奠定良好舆论基础,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从安全价值、安全伦理、安全认同、安全意愿、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引导公众强化风险防范、安全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坚持社会共治,压实安全责任,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职工安全技能提升、学生安全知识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增强,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全民安全素质和社会整体安全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决战决胜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二、宣传重点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在服务社会安全发展、提升社会安全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平战结合的工作机制,重点做好安全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重点做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形势任务的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方科学理性认识灾害事故,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重点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工作举措的宣传教育,推进工作理念、制度机制、方法手段创新运用,强化社会安全自觉,深化社会共治理念;重点做好相关法规制度标准、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党委政府、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企业和从业人员落实安全责任以及安全权利、义务,提高安全法治意识、法治水平和法治素养;重点做好公共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风险防范、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等安全常识,营造良好安全舆论氛围,夯实社会安全基础。

三、推进措施

重点做好安全发展理念、公共安全知识、有关法规制度标准、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形势任务及应急救援等工作举措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安全舆论氛围,夯实社会安全基础。

(一)安全宣传进企业。一是丰富宣传形式。通过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将安全宣传教育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以“安全生产月”“安康杯”“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119消防宣传日”等活动为契机,通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生产展板等形式,强化企业负责人安全责任意识,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筑牢安全管理防线二是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推动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和安全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创演活动、设置安全宣传栏、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明责卡、岗位安全标示、张贴安全宣传标语挂图、发放安全生产教育读本、风险警示公告、安全操作提示、应急处置措施等,推动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三是健全激励奖励机制。以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应急演练、放映警示教育片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查找身边的隐患”活动,设立隐患线索举报平台;建立安全“吹哨人”和内部举报人制度,检举重大风险隐患和违法行为,加大举报奖励制度,保护社会、集体和个人的安全权益。(各级安办牵头,各相关行业领域管理部门按职责参加,工会、共青团组织密切参与,各央属、省属在广和市属重点企业具体组织实施

(二)安全宣传进农村。一是为乡村振兴提供安全支撑将安全宣传纳入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休闲农业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之中,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安全生产支撑和保障。二是丰富宣传形式。把提高群众安全意识、丰富群众安全常识作为重点,通过举办“农民夜校”“送安全文化下乡”、发放安全知识手册、开展安全生产知识有奖竞猜等方式,为村民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涉农危险化学品、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以及消防、居家、农机、用水、用气等方面的应急知识。三是针对性普及安全知识。建立以乡村干部、安全网格员、灾害信息员、志愿者、热心村民等为骨干的农村安全宣传组织体系,发挥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支教教师等作用,调动其在工作之余兼任安全宣传员,利用农闲、节庆、集市、庙会等民俗活动和农民工进城、返乡等时机,针对务工青壮年、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妇女和孤寡、智残障等不同对象,开展精准化安全宣传和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普及灾害应对和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火灾及森林防火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四是积极开展群众性安全文化创演活动。鼓励民办文艺团体、农民业务文艺演出队进行安全文化创作;建设永久性、具有一定规模和体量、文化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宣传教育阵地,充分发挥文化院坝、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等场所的安全教育作用,通过设置安全宣传橱窗等方式,营造浓厚安全氛围。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应急避难场所功能设施、区划标示等,因地制宜开展有针对性的灾害避险逃生、自救互救演练;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地质灾害点、生产经营场所、设施设备和景区、主要道路和山林、古村寨、文物古建筑等重点部位,设置相应安全警示标识。(各级农业农村管理部门牵头,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文化广电旅游、应急、林业、消防救援、密切配合)

(三)安全宣传进社区。一是建立社区安全宣传教育制度体系。发挥社区内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应急力量、社区安全网格员在安全宣传中的作用;建立社区专兼职安全宣传员制度,从社区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选取熟悉社区和居民状况的人员,担任安全宣传员、监督员,鼓励社区党员、退休职工、教师等加入安全宣传志愿者队伍。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设一批灾害事故科普宣教和安全体验基地,加大各类科技馆、展览馆、体验馆等公益开放力度,拓宽社区居民接受安全宣传教育的途径;丰富应急避难场所内容和设施功能,将安全元素充分融入社区公园、广场等。三是营造浓厚安全氛围。指导社区利用社区墙报、LED屏、宣传栏、短信等载体,在重点时期节点、关键薄弱环节,开展季节性、动向性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预防预警、事故警示,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和隐患排查治理和火灾、地震等群众性应急演练以及以安全为主题文艺活动,播放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的安全微视频、公益广告、动漫作品等,策划创作,设计编印安全手册、海报、挂图、横幅等,在交通路口、过街天桥、道路隔离带、护栏等醒目位置设置宣传标牌,提高社区居民安全生产的参与度和自救互救能力。(各级安办牵头,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应急、文化广电旅游、消防救援等部门密切配合)

(四)安全宣传进学校。一是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将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通过聘请“校外安全辅导员”普及安全知识技能,保证安全教育课时,强化学生安全素质。二是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将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年度安全评价体系;指导学校建立事故灾害处置预案,健全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处置和部门协调机制。三是丰富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宣传月”等主题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栏、黑板报、校园网站和“两微一端”等方式推动安全知识进校园;指导学校、幼儿园定期开展道路交通、火灾、地震应急疏散等演练,让师生充分了解发生地震、火灾等情况时紧急避险常识,提醒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在自然灾害、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四是拓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指导学校加强与公安、消防救援、卫生防疫等部门联系,通过搭共建单位,结安全对子等方式,共享安全教育资源,拓展安全教育校外实践活动。(各级教育部门牵头,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应急、文化广电旅游、消防救援、团委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五)安全宣传进家庭。一是结合“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创建及寻找“最美家庭”活动,面向家庭宣传安全防护知识,提升家庭成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明确家庭安全的工作内容,细化评定标准,评选安全家庭或安全模范等。二是充分利用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基层力量,通过制作公益广告牌、宣传横幅,印发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单和安全常识手册等资料,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和百姓宣讲、广场舞、文艺演出、邻居节等活动,宣传家庭安全防范、家庭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等知识。三是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志愿服务者等宣传工作人员用生动的事例、简洁的语言入户宣传安全知识,增强每户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并推广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引导家庭储备简易应急物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家庭免费发放应急安全包、灭火器等。四是推广家庭安全方面的伦理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各企业(学校)要采用亲情教育法,开展“我把安全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的安全家书”“召开亲情恳谈会”“组织员工家属参观公司员工操作现场”等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邻里联谊、家企校共建活动,让员工全家共同观看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营造家庭成员共同关注安全、参与安全的良好局面。五是广泛开展家庭“安全明白人”活动,把家人平安、家庭幸福转化为促进安全生产的实际行动,鼓励居民自觉向亲友传播安全生产理念和知识;指导家庭加强安全防范,查找、消除安全隐患,掌握避险避难逃生技能,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各级妇联组织牵头,教育、文化广电旅游、消防救援、工会等部门密切配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五进”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多部门合作、有关方面共同参与的“五进”协作的长效机制。加强牵头单位与参与单位之间的工作协调、联系、沟通,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五进”活动有序开展。统筹开展好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主管行业领域“五进”活动,完善制度措施,科学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保障经费,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行动。

(二)突出重点,创新形式。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安全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把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与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民普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渠道载体创新运用和实践推广。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补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宣传,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不断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督查,务求实效。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在开展“五进”活动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全面掌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督导。抓好示范带动和典型引路,积极探索有利于推动“五进”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培养典型,树立一批“五进”示范单位和优秀项目。市安办将把“五进”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安全生产党政同责目标绩效考核。

(四)及时总结,畅通信息。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分析总结阶段性工作,部署有关工作任务;要加强对“五进”工作的分析研究,及时报送工作信息动态。每年11月20日前向市安办报送全年“五进”工作总结、特色亮点和成果图片等相关资料。

联 系 人:向雪梅

联系电话:18090258878

电子邮箱:2479355702@qq.com


四川省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公众平台

主办单位:广元市应急管理局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利州东路438号    办公室电话:0839-3265130   值班电话:0839-3270175   举报电话:0839-3265212   举报邮箱:gysyjglj@163.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22       蜀ICP备2021013158号-7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26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