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构筑森林防灭火安全“一二三”防护屏障
★青川县:三举措夯实森林防灭火防线
★朝天区:紧盯特殊人群森林火灾管防
 
苍溪县:构筑森林防灭火安全“一二三”防护屏障
 
多方携手,“一个体系”联防筑堡垒。建立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体系,与阆中市、恩阳区等6个毗邻县(市)区签订联防协议,与县内外乡镇签订联防协议137份,在协同作战、互动宣传、信息互通、联合演练等方面无缝衔接,深化以县委、县政府为核心,纵向衔接县、乡(镇)、村(组),横向联动地、企、校的联防联控网格化管理体系,全方位防护堡垒有效形成。
多管齐下,“两个行动”联控去隐患。全力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县147处林区输配电设施、在建施工项目、林区宗教祭祀场所等重点目标、重要设施全覆盖、无死角排查,整改隐患272处,实现森林火灾零发生。全力开闸野外火源管控清零行动,创新编制顺口溜、组织农村坝坝宴知客宣讲、快板说防火等宣传警示方式,增设临时检查卡点28处、管控七类特殊人群、加密生态护林员、国有林巡护频次等手段,全面提升防火水平。
多级协同,“三个关键”联动促整改。充分发挥关键责任人作用,切实发挥5个专项督导组、31个联系乡镇县级部门、2181名包保责任人、县目标绩效中心等督导效能,针对性开展县领导带头督查485次、常态化巡查54次、重点时段抽查5次、集中综合督查3次。紧紧盯住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以“两书一函”方式促落实,向13个乡镇、2个企业发送提醒敦促函,向1个部门、2个企业发送整改通知书,召开警示约谈会议10次,动态跟踪督促92个问题隐患全部清零。
 
青川县:三举措夯实森林防灭火防线
 
管控惩处逗硬。严格落实“五个禁止”规定,按照“五个不批、五个不烧”要求,规范特殊用火审批,严密网格化护林防火,清明期间停止一切野外用火审批,已审批的暂时停止用火。今年以来,结合“林长制”和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十查十看”活动,开展火灾隐患大排查,开展火灾隐患大排查,全县开展各级各类检查20余次,排查隐患 171处,下发隐患整改单7份,整改隐患 164处,制止违法用火行为 3起,查处林区擅自野外用火行政案件1起,处罚3人次。
宣传“双线”并进。线上利用广播、电视和新媒体播放宣传教育片、公益广告;线下发放宣传册、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条幅等方式开展“立体+多位+纵深”宣传,动员引导文明祭祀,杜绝违规祭祀用火。已推送森林防火短信200余条,县融媒体中心播放森林防火新闻10次、滚动播放宣传标语60余条、“村村响”广播每天播报无间断。
凝结合力包保。按照“专业应急+群众义务”的模式,建立县+乡(镇)+村(涉)三个层级的防灭火应急(扑火)队伍,延伸应急管理触角至基层,确保一线应急保障反应灵敏。以应急响应、火情处置、器材使用、火场清理等情景还原等重点,指导各乡(镇)群众应急队伍队演训,开展森林防火演练30余次。同时,对全县包括乡镇21个物资储备库,梳理物资储备清单,对表对标更新补足各类森林防灭火应急物资储备,切实保障火情应急处置能力。
 
朝天区:紧盯特殊人群森林火灾管防
   
“特殊台账”管理。对全区800余名特殊特殊人群,按照痴呆、聋哑、精神病等5个大类,以乡(镇)为单位,村(社)为主线全面摸排,形成“特殊台账”。按照“一人一策”落实专人进行“常态+动态”管控,以底数“清”、动向“明”、监管到“位”为最要求低,杜绝特殊人群引发森林火灾情况发生。
双重责任包保。探索“1+12+139+801”特殊人群监管机制(即区级层面+12个乡镇+139个村包保干部+801份承诺书),制定特殊人群监管“责任+任务”两个清单。深化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村组干部包人头的“一对一”包保责任和监护人包特殊人员的监护人职责“双重防护”责任制,签订801份“责任承诺书”。
深化督查补漏。将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纳入森林防灭火日常督查重要内容,由区纪委、应急管理等部门成立督查检查组6个,通过“四不两直”、定期督查等方式开展督查10轮次,对12个乡镇、139个村社、4个重点高火险区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