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川县以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家庭为主阵地,采取“六步工作法”,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活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有计划、有部署。及时制定符合本地条件、体现本地特色的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推进实施计划,与精神文明创建、全民普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有机结合起来。宣传部门、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制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明确宣传重点,细化宣传安排,将之贯穿到本地主流媒体日常报道中,让安全宣传长流水、不断线。利用乡镇赶集,通过设立展板、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普法常识互动体验等群众喜见乐闻的形式,传播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做到有协作、有考核。建立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协调机制,将之纳入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和目标考核的内容,并参照《四川省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实施细则》纳入“安全生产月”表彰。建立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推进机制,围绕阶段性重点工作,定期策划宣传选题,增强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上下联动、横向联合,形成强大声势。
三是建立工作队伍,做到有保障、有支撑。配齐配强安全宣传员,把安全生产宣传纳入履职内容,每个创建单位配备不少于1名。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基层一线争创安全宣传先进工作典型,形成正面导向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定期对安全宣传员进行普遍培训。充分发挥地方、部门和人民团体、群众组织、社会公益组织的作用和优势,广泛开展全民安全宣传。
四是加强阵地建设,做到有设施、有特色。将安全宣传元素充分融入社区公园、广场等,打造社区安全宣传阵地、安全文化广角、微型消防站等各具特色、内容丰富的安全宣传阵地,形成“一处一景”“一场一点”。人民防空、防震减灾教育、科普教育等基地,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平台,及时发布预警预报10期、安全公益宣传短信(视频)30条。在单位、企业、村镇、学校和社区设置安全宣传栏200个、岗位安全标识600个,张贴安全宣传标语500幅、风险警示公告60张、安全操作提示300处。将安全宣传与乡村“大喇叭”、惠民电影、农民夜校、文化院坝、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等相结合,开展安全宣传3场次。
五是创新活动方式,做到有品牌、有参与。县应急管理局联合县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开展了以“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主题的全国第十三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摆放宣传展板3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现场答疑500余人次,增强了群众对防灾减灾常识和技能的认识。以“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119消防宣传日”等活动为契机,结合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安全执法专项行动等,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安全宣传活动20条次,普及日常安全知识,有效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和知晓率。
六是加强宣传报道,做到有载体、有典型。在县政府门户网站、青川电视台开设“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专栏,黄金时间滚动播放警示教育片2部,以案说法,以案示警。组建森林防灭火巡回宣讲队,出动宣传车辆120余台次,印发森林防火令40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150000余份、宣传围裙8000余条、历画20000余张,中小学读本与挂图4099份,形成强大的防火宣传攻势。在重要版面(页面、时段)开设“聚焦安全宣传‘五进’”专题专栏,在广播、电视、网站、新媒体平台及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电子显示屏等播放安全宣传公益广告,张贴安全宣传海报。邀请主流媒体记者和作家、摄影家2批次,走进安全宣传“五进”示范点,通过镜头、笔触和键盘,展示安全宣传成效。适时推出热点话题,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带话题发布,组织安全宣传“五进”集中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