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体制机制,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川陕甘结合部预警信息共享机制”,打破行政壁垒限制,及时互通跨区域预警信息。健全“三单一书”“两书一函”机制,严格落实防汛减灾责任。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压紧压实“市、县、乡、村、组、点”六级防灾责任。截至目前,已发出整改通知书5份、提醒敦促函14份。
加强隐患排查,强化应急准备。全面排查全市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矿商贸等重点企业和高风险地区。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措施,下达执法文书,限时整改到位。从工程抢险、通信保障、城市排涝全方位准备应急救援力量,组织开展避险演练1091场次。截至目前,已组建救援队伍60支,储备水上无人救援艇、移动照明灯、手持对讲机等设备约120件,救生衣、编织袋等常用防汛物资10万件。
严密管控风险,科学应对汛期。紧盯灾害易发点,提前做好应急人员转移、安置及抢险准备工作。落实山洪地质灾害点群策群防措施,设立警示牌,配套锣鼓号、手摇警报器、应急广播等预警设备。联合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雨前会商、滚动会商”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科学规划重点区域和点位避险线路,确保撤离高效有序。截至目前,已召开调度会8次、会商会23次,累计发布预警信息17万余条,紧急转移安置1770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