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要目
 
★“三步工作法”筑牢非煤矿山企业“安全堤”
★“四举措”提升危化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多措并举消除煤矿安全生产隐患
 
 
 
“三步工作法”筑牢非煤矿山企业“安全堤”
 
及时预警。采用“点对点”的方式,通过手机短信、工作群等渠道,及时将每月自然灾害风险分析评估报告和最新雨情、水情、汛情转发到相关县区、非煤矿山企业等负责人,确保受暴雨影响的所有地下矿山、露天矿山立即停产撤人,尾矿库停止排尾。截至目前,转发预警信息768条次,实行暴雨紧急停产停工撤人74家次。
全面排查。采用“专项督查+双随机抽查”的方式,对6座尾矿库和2座水害威胁较大的地下矿山开展全覆盖检查,同时,对企业汛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复产复工工作、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值班值守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台账,督促企业制定隐患整改方案。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共计检查企业70家次,发现问题隐患225条,下达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3份,现场叫停高风险作业3矿次,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70份。
警示教育。采用“警示教育+应急演练”,组织非煤矿山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集中观看《生命重于泰山》、《湖南源江山煤矿“11.29”透水事故警示教育片》等警示教育片。各企业同步组织本企业从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及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截至目前,集中开展警示教育6次,企业开展95家次,参与3830人次;企业开展演练57家次,参与904人次。
“四举措”提升危化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自查自改。印发《广元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021年第一次专项检查督导工作方案》,制定《隐患排查重点内容清单》,督促企业对自控系统、安全附件、消防设施等设施设备的完整性和运行情况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建立动态整改台账。目前,全市6家重大危险源自查隐患30项,已整改25项,落实整改资金30余万元。
交叉检查。广安应急、消防部门联合成立检查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危化品安全、消防行业专家,对我市重大危险源企业罐区、库房、控制室等重点部位,生产、储存、装卸、运输等重点环节开展异地交叉执法检查。目前,检查全市6家,交办问题隐患80项,重大安全隐患1项。
复核验收。采取“分级分类+销号验收”,市级应急、消防部门联合成立验收组,对广安市异地交叉检查组交办隐患整改情况开展联合验收,县区对辖区企业自查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核,确保问题整改闭环。目前,联合验收通过76项,复核通过25项,挂牌督办重大隐患1项。
警示教育。采取“警示教育+能力考核”,通过“集中培训会+线上终端自学”,督促企业员工学习《30起危化品领域典型事故案例》,并将学习情况纳入日常督查重点。市县分级分批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安全管理能力考核,对考核成绩较低的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目前,组织警示教育培训会7次,参加警示教育学习人员达600余人次,组织能力测试9次,参加考试人员180余人次,合格率98%。
 
多措并举消除煤矿安全生产隐患
 
定期研判“找重点”。采用“日研判+月汇总+定期通报”,组织产煤县区和广旺中心会商研判我市近期煤矿生产作业、灾害管理等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截至目前会商研判167次,发布风险研判每日专报167期,月专报5期,专项通报2期。
联合检查“抓落实”。市县联合成立执法检查组,对辖区生产煤矿“六假六超三瞒三不”等非法违法行为开展全覆盖、穿透式专项督导检查。截至目前,组织交叉检查9次,出动执法人员63人次,排查隐患183条,责令停止使用设备3台次,行政处罚10次14.1万元。
专班督导“上保险”。市县分别成立安全监管专班,采用“四不两直+分类检查”,严格督查生产矿井头面超水平、超头面、超范围等行为,隐患整改矿井不在报批的维修点作业、超过工作内容、超报批最大入井人数等情形。截至目前,督查38矿次,发现问题183个,整改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