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今天是:
2021年应急简报第17期广元市多措并举推动安全宣传“五进”走深走实
来源:本网 时间:2021-07-15 浏览量: 分享:



今年以来,广元市创新工作举措,将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与“安全生产月”、森林防灭火、主题党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有机结合,切实将安全宣传覆盖全市、渗透各方,促进了“五进”工作真正“落地”“生根”“开花”。

一、以上率下,组织领导有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纳入党组(委)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学习内容。全市共开展学习200余次,实现所有县区党委政府、部门理论学习“全覆盖”。市县两级宣传部门将安全宣传“五进”纳入全市宣传思想工作要点,每周有动态、每月有重点、每季有评比、每年有考核,营造了良好的安全宣传氛围。

(二)强化统筹推进。3月26日,市安办印发《广元市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应急、农业农村、教育、妇联等5个牵头部门和50余个配合部门,对工作任务、宣传重点、推进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各县区、广元经开区、与市级各牵头部门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13个,确定“五进”活动示范点13个。

二、深入基层,促进安全知识全覆盖

(一)学校宣传有“广度”。由市教育局牵头,广元市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专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元外国语学校举行,推广“小手拉大手”教育法,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家校共建活动,组织家庭成员共同收看“广元教育视界”电视栏目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营造家庭成员共同关注安全、参与安全教育的良好局面。全市开展安全宣传进学校活动80场次,安全主题班会100余场次,发布各类宣传标语600余条,发放《森林草原防火教育读本》8000余册,参与师生达1万余人次。

(二)农村宣传有“精度”。市农业农村局推动建立以乡村干部、安全网格员、灾害信息员、志愿者、热心村民等为骨干的农村安全宣传组织体系,发挥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支教教师的作用,利用农闲、节庆、庙会等民俗活动和农民工进城等时机,针对务工青壮年、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妇女等不同对象,开展精准化安全宣传和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普及灾害应对和安全知识。全市组织市、县、乡三级干部200余人次,进村入户宣讲森林防灭火、防洪涝、防地灾等安全知识活动近1000场次,发放安全宣传知识单1万余份,参与群众达5万人次。

(三)家庭宣传有“温度”。5月21日,市妇联联合市天然气管委会、市消防救援支队、利州区妇联在利州区万缘街道快乐社区开展“筑牢安全意识?守护家庭平安——广元市2021年安全宣传进家庭活动”。巾帼志愿者和天然气安全检查技术人员挨家挨户,为快乐人家小区居民检查天然气安全使用情况,发放安全宣传单,提升群众使用天然气安全意识,守护群众生活安全。截至目前,安全宣传进家庭活动300余场,参与群众达2万人次。

(四)企业宣传有“力度”。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开展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面对面宣讲20余场次。5月17日-18日,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专家到苍溪县和旺苍县危化企业,查找问题,排查隐患,问诊把脉,面向企业负责人讲解《安全生产法》、安全知识。目前,全市共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活动300场,参与群众达3万人次。中国石油、广旺公司等64家央属省属在广和市属重点企业,面向全体职工开展“讲一堂安全生产公开课”100余场次,参与员工突破1万人次。朝天区总工会深入中子工业园区开展了以“尊法守法?携手筑梦”为主题的法治安全宣讲进企业公益活动;青川县总工会为城区200余名货车司机、快递员等“八大群体”职工、农民工代表开展法治安全专场讲座;昭化区总工会开展了劳模工匠先进事迹和安全生产进企业活动。

(五)社区宣传有“厚度”。“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广元市在利州广场设立集中咨询点,同步开展咨询活动,累计发放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安全宣传资料、安全宣传礼品5万余份,现场接受群众问题咨询3000余人次。5月8日,由市减灾委员会、利州区减灾委员会主办的“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在利州广场拉开帷幕。32个市区减灾委主要成员单位、重点企业、社会救援力量、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社区群众志愿者等参加,共发放宣传海报和宣传折页30000份,接受咨询2000余人次。5月12日,广元市团委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青春志愿?守护生命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悬挂横幅、设置LED显示屏、发放宣传手册、应急应灾逃生演练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应急避难和自救互救知识,为800余名社区干部群众和学生进行了急救知识普及培训。截至目前,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200余场,参与群众达6万人次。


四川省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公众平台

主办单位:广元市应急管理局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利州东路438号    办公室电话:0839-3265130   值班电话:0839-3270175   举报电话:0839-3265212   举报邮箱:gysyjglj@163.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22       蜀ICP备2021013158号-7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26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