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今天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 借“智”让危化企业安全监管“精准到头”
来源:本网 时间:2022-04-24 浏览量: 分享:

化学工业是基础产业,企业生产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融合,2021年3月,应急管理部下发《“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方案》,提出要推进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深度融合,增强工业安全生产的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提升工业生产本质安全水平。


随着我国的工业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感知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促进化学工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四川,危化品生产安全一直是安全监管中最为重点的一项工作之一,如何将互联网高新技术运用到危化品生产安全监管当中去,是全省各地都在探索的问题。

image.png

建立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



将风险监管触角延伸到最小单元


2021年应急管理部先后下发了《“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方案》和《“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建设试点单位名单(第一批),其中宜宾天原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第一批试点单位。


据了解,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是西南最大的氯碱化工企业,现有员工1030人,配备各级管理技术人员220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21人和注册安全工程师5人。该企业属于“两重点一重大”企业,有重大危险源11处(其中,一级重大危险源2处),涉及重点监管工艺有3个,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5种,是一家典型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具有化工安全管理的所有应用场景。

成为试点单位后,宜宾天原集团成立了由该公司总裁任组长的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项目小组。2021年10月,该系统上线试运行,2022年1月正式投入氯碱分厂试运行。

据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将工业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化工安全生产有机结合,涵盖了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的5个化工安全应用场景。此外,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形成另外3个特色应用场景和1个安全风险管控中心,其中包括安全责任清单管理、双重预防安全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物资全程精准管控、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人员安全信息化管控、设备预先性管理、GDS分级管控和海丰和锐公司安全风险管控中心等功能模块,又简称为“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8+1’平台”。

据了解,海丰和锐公司内多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都深度参与了该平台的建设过程,通过将工业互联网技术融入化工安全生产,把化工安全知识固化到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数字化、智能化。同时,该平台具有安全责任清单履职情况的动态跟踪、预警提醒、记录考核等功能,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执行过程可追溯,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闭环管理。

如何培养员工安全作业的行为习惯?该公司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班组级安全管理流程,安全管理完全融入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将安全生产日常化,提醒员工将安全作业的概念融入到日常的生产操作中去。

此外,该公司还将智能感知技术应用于生产全过程,采用“视频监控+AI”算法,对各类人员不安全行为或人员安全智能感知,对危险行为和不安全因素及时预警,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将重大危险源、人员定位、危险化学品、应急消防设施等信息融入3D实景地图,实现应急处置的精准定位、快速施救,助力应急风险管控。

“使用这个系统平台,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这个平台办理特殊危险作业许可很方便,使审查变得实时、高效和快捷。”宜宾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罗埼原回忆说道,“比如对施工作业人员资质的审查,因为系统里上传了施工作业人员的证书、有效期、录入了亲笔签字和人脸识别,在票证办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签字确认的时候,仅通过人脸识别就可以完成,避免了每次办证都要去确认一遍人员资质。”

海丰和锐公司工作人员罗昭也对“8+1”系统赞口不绝。“‘8+1’系统中,我们液氯充装岗位最常用的两个模块,一个是特殊作业线上办理模块,通过手机端办理,实现了无纸化,追溯性更好,在进行风险辨识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的时候,每个步骤都需要进行现场确认,避免了漏项,票证的有效期可以自动生成,签字通过人脸识别,特别方便。另外一个常用的模块是日常作业清单,这个模块有效地支撑了‘一岗双责’的落实。后台通过数据推送,每天推送要履行的安全责任清单,作业人员只需要对照清单逐项完成,上传支撑材料,就可以了,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缺项、漏项,在进行事故调查的时候,也能快速的调阅资料,对保护自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安全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是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变革,打破安全管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安全管理组织和管理模式的优化重组,为企业安全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实现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根本性转变。近期,该企业将在氯碱分厂试运行基础上在全公司全面推广,同时持续对平台进行优化迭代、去繁从简,助力全市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

image.png

建立双重预防机制



借“智慧”让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更精准


安全生产既需要全方位“体检”,更迫切的是从思想深处敲响安全警钟,从体制机制上找准问题根源,根治“反复排查、反复整治、反复存在”的低级循环问题。


从去年7月开始,泸州市印发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扩大试点工作方案、指导手册》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内容、步骤、措施及时限,在全市24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全覆盖开展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建设,深化“智”治安全。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就自主研发了双重预防信息平台,率先完成了自建信息系统与国家双重预防信息平台的对接。

据介绍,泸天化股份公司通过重新对合成新老系统等9套生产装置285个分析单元进行风险辨识,将13个风险单元、506条风险管控措施、267项人工隐患排查任务分别导入国家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化平台2.0版,实现了风险分析单元、风险事件、风险管理措施、隐患排查任务、隐患排查记录、隐患信息等数据与国家双重预防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

通过这个平台,该公司可以实现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集中监控、实时监测、超前预警,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平台即实时发送报警信息。平台还将公司、部门、车间、岗位人员等巡检工作清单进行信息化管理,定时、定点、定人分级落实到人头。排查出的隐患问题,检查人员可以通过隐患清单处置流程线上通知到相关领导和专业人员,在手机端、PC端均可对隐患进行响应并安排落实处置。

邹伟是泸天化公司的一名巡检员,在他当班的12个小时中,他每小时会对生产线上的离心式压缩机、管线、安全阀等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巡检,每当一个巡检点通过检查,企业中控室的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平台上,该点就会变成绿色,未通过检查则变成黄色,长时间未检查,该点就会变成红色并触发报警。为确保风险云控真实可靠,他还会现场将巡检结果拍照上传智能巡检系统。这种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信息化推动安全风险双重预防实现闭环管理,提升了该企业的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截至目前,泸州市24家试点企业累计上传风险单元300余个、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5500余条、风险事件1000余个、隐患信息500余条,隐患整改完成400余项。去年以来,全市隐患排查率同比提升30%,隐患闭环整改率上升约25%。

排险除患永不落幕,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近日,四川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重大安全风险进行了梳理,并制定了12个专项行动方案,各市(州)也结合相关方案,扎实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工作。

“我们将严格按照工作任务治理时限要求和进度情况,每季度对各地区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同时将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工作纳入2022年度全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考核。”省应急管理厅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期间,将不定期地会商调度并严格落实通报考核机制,确保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四川省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公众平台

主办单位:广元市应急管理局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利州东路438号    办公室电话:0839-3265130   值班电话:0839-3270175   举报电话:0839-3265212   举报邮箱:gysyjglj@163.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22       蜀ICP备2021013158号-7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26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