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今天是:
2020年应急管理简报7期:青川多措并举强化防震减灾工作
来源:本网 时间:2020-05-07 浏览量: 分享:

青川多措并举强化防震减灾工作

 ;

落实“一项改革”,织牢防震减灾工作网。设立县防震减灾服务中心(县地震台),为全市唯一独立设置的政府直属正科级参公事业单位,做到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四不减”。及时调整地震应急救援等职能,纳入“大应急”范畴,打破应急联动处置的沟通壁垒。

实行“两个纳入”,深化防震减灾管理机制。一是坚持把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纳入目标考核,全力推动地震安全民居建设,基本实现了全县抗御六级地震能力。二是坚持把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社区)建设纳入目标考核,成功创建示范学校18所(国家级3所,省级6所,市级9所)、示范社区22个(国家级3个,省级8个,市级11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1个(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创建数量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

强化“三个落地”,夯实地震防御基础。一是持续开展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宣贯工作,确保抗震设防标准落地。2019年开展培训5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二是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促使抗震设防民居落地。2019年新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6个、房屋900余栋,实施危房改造及加固建筑工程600余栋,全面消除了C级及以上危房。三是推行抗震设防联合执法检查机制,促使抗震防范达标落地。2019年,开展市县联合检查1次,县级现场抗震设防执法检查18次,确保了新(改、扩)建工程抗震设防要求100%达标。

推动“四个落实”,提高地震监测预警能力。一是落实县乡村“三网一员”管理与地震宏观观测点建设。及时完善“三网一员”名录库,定期开展专项培训。县财政每年预算20万元资金,用于全额保障地震监测预测系统运维,全县地震宏观观测做到了布点均匀、人员落实、信息畅通、经费到位。二是落实地震观测环境隐患排查、日常运维工作。全面推行分区分级监管机制,对全县40余个地震观测站点和监测设备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坚持地震监测设备专人运维制度,对地震监测仪器实行日巡检,及时处理故障,设备运行率达98.5%以上。三是落实地震科技创新,开展地震监测与多灾种监测预警科研合作。与成都理工大学、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先后建立乐安镇通坝村“地震+地质灾害”、石坝乡八一村“地震+泥石流”多灾种监测预警实验示范点。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国地震局地壳研究所、上海市地震局预报中心等科研院校合作,建立AETA、高精度氢、地电仪等实验站。四是落实地震震情报送与异常核实工作始终绷紧“震情第一”这根弦,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工作,坚持“零报告”制度,第一时间核实境内各类地震异常。

做实“五项举措”,提升地震应急处置能力。一是健全地震灾情速报体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灾情速报网络,确保震情、灾情及时准确上报。二是提升地震应急基础性保障能力。投入300亿元,实施广平高速、青川通用航空机场、青剑高速、白龙湖跨湖大桥等项目,加强交通等应急基础性保障。三是增强地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能力。县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0万元应急专项资金,用于购置地震应急救援物资,重点在各乡镇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室,在商贸流通部门和粮食储备中心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四是规范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管理。按照标识齐全、设施完善、配套齐备的要求,建设规范化应急避难场所42个,并落实专人进行日常管理。五是强化地震应急队伍建设。单独组建一支由自然资源、人防、地震、矿山救护、医疗救护等专家为主要力量的青川县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每季度集中3天开展训练;投入300余万元,采购了一批应急车辆、应急现场作业等专业设施设备;县财政每年投入20万元用于保障日常运行,基本实现了队伍装备现代化。


四川省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公众平台

主办单位:广元市应急管理局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利州东路438号    办公室电话:0839-3265130   值班电话:0839-3270175   举报电话:0839-3265212   举报邮箱:gysyjglj@163.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22       蜀ICP备2021013158号-7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26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