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广元市水、气、声环境质量与去年相比总体保持稳定。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6.2%,各项污染物年均值达到或优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酸雨污染状况与2020年基本持平,无酸雨产生;嘉陵江、南河、白龙江等主要河流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均达到或优于规定水域环境功能的要求;市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全面达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相对稳定,市城区声功能区环境噪声情况总体良好。
一、环境空气质量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HJ664-2013),广元市中心城区共设立了四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其中设在郊区的一个对照自动监测站的数据不参加评价。
总体上,2021年广元市环境空气质量较上年总体保持稳定,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总天数为351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6.2%,较上年下降0.8%。其中,环境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为206天,占全年的56.4%,良的天数为145天,占全年的39.7%,轻度污染的天数为13天,占全年的3.6%,中度污染的天数为1天,占全年的0.3%,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日最大8小时均值。环境空气质量统计情况见表1,环境空气监测结果对比见表2。
表1 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统计表
年度 |
一级(优) |
二级(良) |
三级 (轻度污染) |
四级 (中度污染) |
五级 (重度污染) |
六级 (严重污染) |
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 |
||||||||
天数(天) |
比例(%) |
天数(天) |
比例(%) |
天数(天) |
比例(%) |
天数(天) |
比例(%) |
天数(天) |
比例(%) |
天数(天) |
比例(%) |
有效 天数(天) |
达标天数(天) |
达标率(%) |
|
2020年 |
188 |
51.4 |
166 |
45.4 |
12 |
3.3 |
0 |
0 |
0 |
0 |
0 |
0 |
366 |
355 |
97.0 |
2021年 |
206 |
56.4 |
145 |
39.7 |
13 |
3.6 |
1 |
0.3 |
0 |
0 |
0 |
0 |
365 |
351 |
96.2 |
表2 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对比变化表
监测项目 |
平 均 浓 度 值 (μg/m3,注:CO单位为mg/ m3) |
||
年均值 |
变化幅度(%) |
||
2020年 |
2021年 |
||
二氧化硫(年平均) |
9.7 |
6.7 |
-30.9 |
二氧化氮(年平均) |
30.3 |
26.5 |
-12.5 |
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 |
44.4 |
41.3 |
-7.0 |
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数) |
1.1 |
1.2 |
9.1 |
臭氧(第90百分位数) |
121.5 |
112 |
-7.8 |
细颗粒物(年平均) |
25.2 |
24.1 |
-4.4 |
注:数据来源于四川省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管理系统,最终数据以国家公布为准。 |
2021年,市城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中,二氧化硫年均值、二氧化氮年均值、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均比去年有所下降,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有所升高。
其中二氧化硫年均值6.7ug/m3,比去年降低30.9%;二氧化氮年均值26.5ug/m3,比去年降低1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41.3ug/m3,比去年降低7.0%;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112ug/m3,比去年降低7.8%;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24.1ug/m3,比去年降低4.4%;
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1.2mg/m3,比去年升高9.1%。
二、大气降水
2021年,广元市设监测站、老城(招待所)、黑石坡3个降水采样点,监测项目为:降水量、pH、电导率、硫酸根、硝酸根、铵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氟离子。全年采集降水样品共304个,其中酸雨样品0个,各点降水量均值1105毫米,酸雨频率为0.0%,降水pH均值为6.55(2020年全年采集降水样品共251个,其中酸雨样品0个,各点降水量均值1146毫米,酸雨频率为0.0%,降水pH均值为6.64),2021全年酸雨频率较2020年基本持平,pH均值下降0.09,皆无酸雨产生。广元市降水情况统计见表3。
表3 广元市降水情况统计表
监测点位 |
采雨总数(个) |
降 水 |
酸 雨 |
||
pH均值 |
酸雨个数(个) |
酸雨频率(%) |
pH均值 |
||
2021年 |
304 |
6.55 |
0 |
0 |
— |
2020年 |
251 |
6.64 |
0 |
0 |
— |
三、地表水环境质量
我市境内主要河流(湖库)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规定,均达到或优于规定水域环境功能的要求。2021年我市主要河流(湖库)水质监测评价见表4。
表4 广元市主要河流水质状况对比表
河流 |
监测 断面 |
级别 |
规定水功能类别 |
实测类别及水质状况 |
||||
断面水质评价 |
||||||||
2020年 |
2021年 |
|||||||
实测类别 |
水质状况 |
实测类别 |
水质状况 |
|||||
嘉陵江 |
红岩 |
省控 |
Ⅲ |
— |
— |
Ⅱ |
优 |
|
上石盘 |
国控 |
Ⅲ |
Ⅰ |
优 |
Ⅰ |
优 |
||
沙溪 |
国控 |
Ⅲ |
Ⅰ |
优 |
Ⅰ |
优 |
||
元西村 |
国控 |
Ⅲ |
— |
— |
Ⅱ |
优 |
||
金银渡 |
省控 |
Ⅲ |
— |
— |
Ⅱ |
优 |
||
南河 |
荣山 |
省控 |
Ⅲ |
— |
— |
Ⅱ |
优 |
|
南渡 |
国控 |
Ⅲ |
Ⅰ |
优 |
Ⅰ |
优 |
||
安家湾 |
省控 |
Ⅲ |
Ⅰ |
优 |
Ⅱ |
优 |
||
东河 |
王渡 |
省控 |
Ⅲ |
— |
— |
Ⅱ |
优 |
|
清泉香 |
国控 |
Ⅲ |
— |
— |
Ⅱ |
优 |
||
喻家咀 |
省控 |
Ⅲ |
— |
— |
Ⅱ |
优 |
||
白龙江 |
水磨 |
省控 |
Ⅲ |
— |
— |
Ⅰ |
优 |
|
苴国村 |
国控 |
Ⅲ |
Ⅰ |
优 |
Ⅰ |
优 |
||
花石包 |
省控 |
Ⅲ |
— |
— |
Ⅱ |
优 |
||
西河 |
金刚渡口 |
省控 |
Ⅲ |
— |
— |
Ⅱ |
优 |
|
升钟水库铁炉寺(湖库) |
国控 |
Ⅲ |
Ⅲ |
良好 |
Ⅱ |
优 |
||
清江河 |
石羊村 |
省控 |
Ⅲ |
— |
— |
Ⅱ |
优 |
|
五仙庙 |
国控 |
Ⅲ |
— |
— |
Ⅱ |
优 |
||
插江 |
卫子河 |
省控 |
Ⅲ |
— |
— |
Ⅱ |
优 |
|
白龙湖 |
坝前(湖库) |
省控 |
Ⅱ |
Ⅰ |
优 |
Ⅰ |
优 |
|
恩阳河 |
拱桥河 |
国控 |
Ⅲ |
— |
— |
Ⅱ |
优 |
|
构溪河 |
三合场 |
国控 |
Ⅲ |
— |
— |
Ⅱ |
优 |
|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规定,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21项指标评价。 |
四、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2021年度广元市四个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西湾水厂、白龙水厂、城北水厂、吴家浩水厂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水质监测结果见表5。
表5 2021年广元市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结果
水源地名称 |
取水总量(万吨) |
超标取水总量(万吨) |
水质达标率 |
超标项目及超标倍数 |
优选特定项目检出情况 |
|
2020年 |
2021年 |
|||||
西湾水厂 |
2360 |
0.00 |
100% |
100% |
无 |
镍、硼、钼、钴、锑、钡、钒、钛 |
城北水厂 |
18.5 |
0.00 |
100% |
100% |
无 |
—— |
吴家浩水厂 |
54 |
0.00 |
100% |
100% |
无 |
—— |
白龙水厂 |
2053 |
0.00 |
100% |
100% |
无 |
—— |
广元市 |
3550.59 |
0.00 |
100% |
100% |
无 |
—— |
监测项目 地表水水源地: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表2、表3及取水量共计110项开展监测,湖库增测透明度和叶绿素a。 地下水水源地: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表1、表2及取水量共计94项开展监测。 评价标准 地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Ⅲ类标准和表2、表3对应的标准限值;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的Ⅲ类标准。 评价方法 地表水水源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表2、表3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外的所有指标参与评价,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不进行评价)。 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表1、表2的93项按照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 |
五、声环境质量
1、区域环境噪声
2021年广元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点位进行了调整,由2020年的202个监测点位(网格大小为250m×250m)调整为145个监测点位(网格大小为500m×500m),监测总面积由12.625平方公里调整为36.25平方公里。监测结果见表6。
表6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结果对比表 单位:dB(A)
功能区 |
2020年 |
2021年 |
昼间 |
昼间 |
|
全市 |
54.0 |
55.0 |
按照《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评价,2021年全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 55.0dB(A),较2020年的54.0dB(A)相比升高1.0dB(A),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等级划分二级标准,与2020年相比,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级保持不变,声环境质量评价为较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保持稳定。
2、交通干道噪声
2021年广元市城市交通噪声点位进行了调整,由2020年的27个交通噪声点位调整为24个,监测道路总长度由2020年的40830米调整为66466米,道路由27条调整为24条。监测结果见表7,暴露在不同等效声级下路段分布状况见表8。
表7 交通噪声监测结果表 单位:dB(A)
交通噪声 |
2020年 |
2021年 |
昼间 |
昼间 |
|
全市 |
67.3 |
68.8 |
表8 暴露在不同等效声级下路段分布状况表(昼间)
声级范围dB(A) |
等级 |
路段长度(km) |
占交通干线总长度(%) |
|
≤68.0 |
一级 |
好 |
28.047 |
42.2 |
68.1~70.0 |
二级 |
较好 |
13.612 |
20.5 |
70.1~72.0 |
三级 |
一般 |
13.507 |
20.3 |
72.1~74.0 |
四级 |
较差 |
11.300 |
17.0 |
﹥74.0 |
五级 |
差 |
0 |
0 |
按照《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评价,市城区交通干道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8.8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为二级(68.1~70.0分贝),声环境质量为较好。市城区主要道路交通噪声强度为一级、二级的道路长度占比为62.7%,较2020年的75.4%下降12.7个百分点;2021年道路交通噪声强度为三级路段长度占比为20.3%,较2020年的19.4升高0.9个百分点,2021年道路交通噪声强度为四级路段长度占比为17.0%,较2020年的2.94%升高14.1个百分点,2021年道路交通噪声强度为五级路段长度占比为0,较2020年的2.2%下降2.2个百分点。
3、功能区噪声
2021年广元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川北幼师(1类功能区)、典居苑(2类功能区)、嘉陵派出所(2类功能区)、兰庭丽景(2类功能区)、娃哈哈公司(3类功能区)、市农业局(4类功能区)、市环保局(4类功能区)7个功能区噪声点位进行了监测。
2021年,广元市城市功能区噪声质量状况良好。各类功能区点次分析:昼间点次达标率为100%,夜间点次达标率为75%。总体上看,各功能区昼间达标均高于夜间达标率;4类区夜间达标率最低,仅为25%,与上年相比下降幅度较大。
功能区噪声点次达标率评价见表9。
表9 2021年各功能区噪声监测点次达标统计表
功能区类别 |
0类 |
1类 |
2类 |
3类 |
4类 |
|||||
昼 |
夜 |
昼 |
夜 |
昼 |
夜 |
昼 |
夜 |
昼 |
夜 |
|
达标点次 |
0 |
0 |
4 |
4 |
12 |
11 |
4 |
4 |
8 |
2 |
监测点次 |
0 |
0 |
4 |
4 |
12 |
12 |
4 |
4 |
8 |
8 |
2021年达标率(%) |
— |
— |
100 |
100 |
100 |
91.7 |
100 |
100 |
100 |
25 |
2020年达标率(%) |
— |
— |
100 |
100 |
100 |
91.7 |
100 |
100 |
100 |
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