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街道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网格化创新建设,实行治安管理进网格、矛盾化解进网格、社会服务进网格、管理考核进网格,辖区社会治理状况明显好转,社会服务更加规范,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一是打造“组团式”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了街道一村(居)一组一企业(或楼宇)四级30多个网格管理体系,每5—10人为一网格管理小组,负责一个网格单元,由社区民警和村(社区)干部分别任组长和联络员,所有网格管理人员按责任区域包楼栋、包院落、包路段,包企业,既当社会秩序维护员、又当矛盾纠纷调解员,既当安全监管员、又当环境监督员,既当调查统计员、又当民情信息员,形成以网格为单元的“组团式”管理服务体系。
二是健全“服务式”网格化管理平台。实行联系群众工作机制,以网格单元为平台,建立了村居群众工作组、街道群众工作站二级群众工作网络,分别与同级综治信访维稳机构合署办公。实行动态管理机制,以加强和创新“两新”组织、重点人员服务管理为突破口,全面落实台账管理、电话访问、上门服务等工作制度,对“两新”组织加强党建、落实综治工作、开展平安创建等情况进行定期调度,并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两新”组织成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凝聚力量,激发企业活力。
三是构建“常态式”网格化管理格局。社会秩序维护常态化。网格单元通过定人、定岗、定责,变松散管理为精细管理,极大地改进了干部作风,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效果明显。联系群众常态化。以建立信息库、收集社情民意等方式,每周与辖区每户居民打一次交道,每月安排3个以上工作日进网格,干部与群众面对面进行交流。便民服务常态化。以村(居)群众工作组为平台,前移服务窗口,尽量把日常管理事务放在村居,既方便群众办事,又改进了机关作风,形成了一线服务群众、经常服务群众的良好氛围。
川公网安备 51089002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