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关于《广元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规划》方案的公示
2015-05-07  来源:gyjswpsf

    由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广元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规划》经过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规划草案已调整修改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元市城乡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现将规划草案的主要内容予以公示,欢迎社会各界和市民以书面形式(含电子邮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规划方案(详见简介)

    二、公示时间:2015年5月5日至2015年6月5日

    三、公示意见反馈方式

    1、传真可发至0839—3269623,请注明“规划公示意见”字样,并留下相应联系方式。

    2、信件寄往“广元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编研中心”

    3、电子邮件发至695077998@qq.com

    4、联系电话0839—3269935

    5、联系人  佘海园

规划内容简介

    一、规划背景

    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开始出现土地资源紧缺、配套滞后、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城市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推进城市实现转型发展,广元市按照2013年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上要求,积极探索山地河谷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

    二、规划范围及作用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广元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及《三堆镇总体规划》和《红岩镇总体规划》,规划涉及总面积共223.8平方公里。

    2、规划作用

    本次规划为总体规划层面,主要作用为构建总体空间布局与体系,明确各专项设施控制要求与布局原则,引导分区管控要求和重要节点设计,并指导控规编制和城市规划管理。

    三、规划原则

     1、统筹安排,完善体系

    一方面以重要开发区域为节点,通过道路、绿道等进行轴向串联,形成完整的地下空间利用体系,同时地下地上统一打造,形成综合体,通过地下功能对地面功能进行补充和完善,丰富业态。

    2、分区控制,近远结合,分步实施

    根据不同的资源条件,规划按照建成区、新区及两个分区,对地下空间的发展进行引导,建成区以成片旧改项目、大型公共空间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突破口,落实设计要素,形成示范;新区以《广元地下空间规划技术管理规定》为抓手,进行整体长远控制。同时将地下可开发区域进行分类整理,按难易程度进行分期开发,分步实施,保障地下空间开发的有序进行。

    3、坚持公益优先

    (1)公共资源优先解决城市配套 

    绿地、广场和道路等公共资源地下优先用于满足城市的公共停车、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建设。 

    (2)项目地块有条件提供公共配套 

    项目地块内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条件的为解决城市公共问题提供资源。

    四、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预测及竖向利用模式

    (1)开发规模预测

    根据与成都、重庆、南充等城市的地下空间利用规划进行类比,同时结合《广元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预测广元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为约1400万平方米,其中配建停车面积需求为约1200万平方米,其余地下空间需求为约200万平方米。

    (2)竖向利用模式

    规划按照一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经验,结合广元市特点,将地下空间分为浅层(0米~—10米)、次浅层(—10米~—30米)和中深层(—30米以下),其中浅层为重点开发区域,也是近期开发的主要深度范围,主要作为地下公共商业、公共设施、地下停车等设施的开发控制;次浅层为规划控制协调区,近期结合实际开发需要,可适当利用,主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部分市政设施、重要人防设施、重要仓储设施等开发利用控制;中深层原则上不做开发,但地下空间资源予以保护,留待远景开发使用。

    五、功能结构

    根据广元市总体规划,本次规划区内地下空间开发,对重要地段进行重点开发,一般片区合理开发,将现有的地下空间进行梳理,与规划的地下空间相结合,最终形成 “一轴、两核、多点”相结合的开发结构体系。一轴指依托预留的轻轨线路,串联各节点,形成开发轴线;两核心分别指老城区开发核心和新城区开发核心 ;多点指结合轻轨站点和旧城改造形成的开发节点。

    六、分区控制与引导

    规划根据广元市新旧城区的不同特征和需求,制定不同的控制和引导标准。其中老城区坚持公益优先,完善地下道路、停车、公共配套等公共功能,并适度进行商业开发 ,并通过降低配建停车标准、合理引导公园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旧城改造完善配套。新城区主要提升区域综合开发价值,重点突出文化展示、文化娱乐、大型商场、休闲购物、特色餐饮、地下停车等功能,主要通过制定规划标准,以公共中心为示范,突出地下空间利用综合效应。

    七、地下交通规划

    (1)预留轻轨资源

    结合城市总体布局,远景考虑东西向轻轨线联系“一城两翼”,解决东西向大跨度交通问题。在线路设置形式上,盘龙新城、宝昭新城、元坝新城采用下穿为主,高架为辅,老城区采用下穿。并结合城市公共中心、节点,人流集中区设置轻轨站点,站点间距控制在1—2公里。

    (2)优化重要交叉口交通组织

    为缓解城市内部交通压力,保障城市主要交通干道的交通顺畅,建议在利州大道与蜀门路电子路、水柜路及蜀门北路和建设路等四个主要交通干道交叉口处,采用道路下穿的形式,避免交通流的干扰。

    (3)完善城市公共停车

    规划通过对公共停车位需求进行预测,在有缺口的区域结合绿地广场等资源,设置地下公共停车场,解决城市公共停车问题。

    八、地下市政设施规划

    (1)地下综合管沟规划

    规划通过分区引导的方式,在旧城区利用道路改造,因地制宜,采用小型综合式与混合式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共同管沟,新区采用大型共同管沟的形式,突出重点,形成综合示范。

    (2)其它地下设施设施规划

    结合广元市地下管线的现状利用,规划对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各类市政管线的地下设置形式进行分类引导。

    九、重要节点设计引导

    结合旧城改造、旧城中心功能提升和新区开发三种不同类型,规划将嘉陵片区棚户区、上西综合交通枢纽、利州广场城市中心区、宝轮新区中心区、新城元坝片区商业市场作为重要节点,对开发意义、功能、规模、开发模式和分层概念设计进行规划引导。

无障碍
版权所有: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238号
网站标识码:5108000044
维护单位: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宣传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0522号-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