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昭化区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做好红色文化建筑保护利用

昭化区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做好红色文化建筑保护利用

发布时间: 2021-06-16 来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分享: 【字体: 打印

近年来,昭化区立足独特的红色资源禀赋,坚持把红色历史乡土建筑保护与安居扶贫住房建设相结合,在全区上下深入实施安居扶贫住房建设的同时,按照“精准普查、精细管理、精益发展”对41处红色历史乡土建筑进行了持续保护,目前,全区红色历史乡土建筑得到有效保护、红色基因得到有序传承。

精准普查,全覆盖摸清历史文化资源。一是科学认定。2015年以来,我区连续四次对红色历史乡土建筑进行了全覆盖普查申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已全部纳入了保护范围并认定公布,对不符合纳入的潜在对象已建立目录清册,最大限度的保护历史文化遗迹。二是挂牌保护。全区41处红色历史乡土建筑已全部完成挂牌保护,同步明确了镇村社保护主体责任,逐一在党员、乡贤、老干部等群体中落实了保护责任人。三是规范建档。通过收集建筑的权属、四至边界、照片等基本情况,建立了《广元市昭化区古民居建筑保护档案》,并全部录入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数据信息平台”,做到一户一册,台账系统一致、账实一致。

精细管理,多方位保护历史文化建筑。一是多元投入。我区依托项目化解无专项资金难题,通过整合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资金、土坯房改造建房奖补资金以及社会帮扶资金等160万元,修缮加固了昭化古镇、太公岭等红色历史乡土建筑19处。二是严格管控。严格执行建房规划许可和全过程监管制度,全面落实建房“三到场”要求,涉及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工程,规划阶段现场核实、建设阶段现场巡检、验收阶段现场复核,同步打击随意损坏、迁移、拆除红色历史乡土建筑等违法行为。三是培训宣传。组织区住建、文旅体等相关单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乡镇管理人员、农村个体建筑工匠全覆盖培训,累计培训300余人。同时,通过会议和广播等形式,全覆盖宣传保护政策,提高群众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精益利用,可持续发挥历史文化价值。一是开发利用。将红色历史乡土建筑保护修缮与持续盘活增值相结合,通过指导权属人对室内功能进行修缮配套,将一楼装修成商铺、二楼装修成客房,实现门面变商铺,农房变客房,淡季发展商品零售,旺季接待休闲度假客人,充分盘活增值。二是招商引资。通过招引旅游开发公司市场化运作经营或将闲置房屋租赁经营,实现红色历史乡土建筑持续保护。目前,共招引旅游开发公司2家,租赁闲置红色历史乡土建筑1处,实现年收入达500万元。三是有偿认领。我区正积极探索建立红色历史乡土建筑有偿认领保护制度,通过控制所有权、有偿转让使用权,入股收益权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或社会资本认领历史文化资源,产出资源价值,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copyright 2007-2025 jsj.cngy.gov.cn online servi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5000522号-6 网站标识码:5108000044

主办单位: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联系电话:0839-3266750   维护单位: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宣传信息中心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23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