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公园感受盛夏绿意和清凉,到街巷触摸城市发展脉搏,入景区赴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6月30日,“行进涪江·川渝九地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联合采访组先后走进市城区黑石坡森林公园百草园、利州东路海绵城市提升改造现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泽寺等地,倾听城市声音、触摸城市脉搏,感受广元这座城市的生态之美、人文之韵、奋进之势。
图为:在皇泽寺参观采访
图为:采访城市能级提升项目建设
图为:采访广元黑石坡森林公园百草园生态修复项目
广元城东郊,有一处距离城市最近的天然氧吧——广元黑石坡森林公园。炎炎夏日,联合采访组的记者们带上“长枪短炮”走进这里,在绿树林里,在林荫道上,镜头里总能捕捉到丝丝凉意。在黑石坡百草园里,各色鲜花竞相绽放,多种绿植随风摇曳,不过最让记者们感兴趣的是,这里的下沉式绿地和雨水花园,实现了山地雨水调蓄、山体生态修复、景观品质提升,把上千亩的百草园变成活生生的“海绵宝宝”。
随着城市版图不断扩张,“沿水而建,依水而兴”的广元,也在不断探索“水问题”。如何解决城市内涝?如何避免马路上“游泳”?怎样避免城区“看海”?怎样合理收集雨水?联合采访组的记者们在利州东路海绵化改造现场找到了答案。全长7200余米的利州东路,犹如一条笔直的黑丝带,将东坝、雪峰两大片区串连在一起。两边人行道上微带坡度的透水砖整齐规则排列,一杯水倒在地砖上,不到3秒就消失了。大雨不积水,小雨不湿鞋。新建的路面像一块“海绵”,雨天可收集,晴天可利用,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让广元变成了一座“会呼吸”的城市。2022年开始实施,7大类、95个海绵示范项目,广元以全省第一、全国第四的成绩,成功入选“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现场记者们认为,广元海绵城市建设体现出了这座城市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思路。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在“剑门蜀道·女皇故里”有一座纪念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祀庙——皇泽寺。岁月悠悠,皇泽寺里的摩崖造像,背靠乌龙山,面朝嘉陵江,在晨钟暮鼓声中历经岁月洗礼。皇泽寺始建于北魏晚期,每个石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故事。联合采访组记者们走进千年古寺,踏上层层石阶,跨越千年与石窟“对话”。在了解到宝成铁路为皇泽寺让路的故事后,记者们纷纷为广元文物保护点赞。
广元的山山水水、城阙古道,写满了历史记忆、人文传奇,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武则天名人文化交相辉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融合发展,广元这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正在不断彰显出独特魅力。联合采访组的记者们表示,将用笔和镜头讲述好广元故事、传播好广元声音。
copyright 2007-2022 jsj.cngy.gov.cn online servi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5000522号-6 网站标识码:5108000044
主办单位: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联系电话:0839-3266750 维护单位: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宣传信息中心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