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涌起,广元经开区该如何因势而谋、顺势而为?
“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热度和深度擦亮‘国字号经开区’金字招牌’,全面建设‘活力开发区、美丽新三江’。”在2月2日举行的广元经开区产业发展大会上,新一届经开区领导班子作出庄严承诺。
新常态需要新考量。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级经开区?怎样建?在此会上,就未来发展“路径图”、“时间表”,广元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伍荣华进行了全面阐述:
未来六年总要求:坚持“稳中快进、扩量提质、转型升级”的基本取向,牢牢把握“产业新高地、城市新组团、开放新格局、统筹新样板、和谐新家园”的发展定位,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质效并举、二三产并重、城乡并进,着力培植大产业、主攻大项目、实施大投入,奋力建设“活力开发区,美丽新三江”。
到2017年,实现500亿园区建设目标,十大产业园区基本建成,“3+5”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基本建成城市新区框架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实现1000亿园区建设目标,全面建成十大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形成区域性产业基地和经济中心,全面实现市委市政府赋予的目标任务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
“五新”领航
释放活力,开创发展新时代
言出必行,落地有声。
新年伊始,走进我省八大国家级经开区的主力军之一的广元经开区,劈山填沟,塔市林立、机器轰鸣.....处处火热的场景驱散了冬日严寒,处处崭新的气象倍显活力无限。
活力的背后,凝聚辉煌的奋斗历程。201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4.2亿元,增长8.7%,工业总产值完成217亿元;创新驱动成效明显,中方制药、联动机械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元泰达超大规格闭孔泡沫铝全自动生产技术荣获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飞亚新材料聚芳醚醚腈成为2014年度我省唯一获得全国立项的战略性新兴产品。
“纵向比还可以,但在横向比中,让人倍感压力。”伍荣华告诉记者,“面对前有标兵快进、后有追兵激进的竞争态势,面对经济、政治新常态的全新要求,经开区在对发展形势、区情深入分析研判中,明确提出建设‘活力开发区,美丽新三江’总目标。这是经开区坚持科学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总体布局。”
“活”是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实现干部队伍充满激情活力、体制机制彰显高效活力、主导产业富有发展活力、城市新区蕴含生机活力。
“美”是发展的目标,不仅要城市新区环境美、经济发展前景美,还要社会文明风尚美、人民群众生活美。
目标敲定,实现路径何在?
“要全面建设‘活力开发区、美丽新三江’,就必须突出工业主导,牢牢把握‘产业新高地、城市新组团、开放新格局、统筹新样板、和谐新家园’的发展定位。”伍荣华告诉记者,“广元经开区将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推动新兴产业扩量升级,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经济总量大幅攀升,打造全市工业的主阵地和经济增长的核心极,使经开区成为川陕甘结合部的产业新高地。”
产业图强
打造川陕甘结合部产业新高地
奖励亿元纳税企业广元娃哈哈公司30万元,奖励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四川中方制药公司、广元联动机械公司各10万元……
为激励产业发展,在全区产业发展大会上,广元经开区拿出近300万元,对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
产业是发展之本,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秉持此理念,广元经开区着力创优发展环境,全力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现代产业体系是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的起点和基点。”广元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勇告诉记者,在抢占新一轮发展机遇中,经开区坚持按照“优化结构、提质扩量、集约集聚”的思路,推动产业项目落户由零散布点向集中布局转变、产品结构由低端向中高端跃升、产业链条由单一成点向集群成链跨越,改变工业单一发展的格局,加快形成“功能分区、项目连片、土地集约”的产业发展体系,着力打造为川陕甘结合部产业新高地。
加快建设百亿产业园区。到2020年,全面建成下西现代服务产业园、王家营工业园、塔山湾军民结合产业园、袁家坝工业园、空港物流园等十大产业园区,园区总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培育形成百亿园区5个、50亿园区5个。
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围绕“3+5”产业体系,立足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快建成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深入实施铝产业振兴、食品饮料产业扩能等四大产业倍增计划,力争到2020年,有色金属产业成为年产值超200亿元产业集群,电子机械产业成为年产值超150亿元产业集群,食品饮料产业成为年产值超100亿元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成为年产值超50亿元产业集群。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发展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业,着力加快远成物流、卓新物流、卓新汽车城等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商贸金融业,加快国际商贸城三期、红星美凯龙、万贯五金机电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金融集中发展街区建设,着力打造广元城市的企业信贷服务中心;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度假产业。力争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
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到2020年,培育百亿大企业2家以上,培育50亿元企业5家以上,培育10亿元企业10家以上。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中小型产业链配套企业。
新区提速
五大组团,绘就“美丽新三江”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
作为广元城市的新区、西区,作为广元建设成为川陕甘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元经开区决策者深知肩负的带动全区全市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职责。
加速城镇化推进,广元经开区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组团方式规划布局,以产城单元为基本形态,按照“以路为轴、沿江推进、组团布局、长藤结瓜、点状开发、带状开花”的思路,着力推进产与城的并进、园与城的融合,促进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型经济”向多点支撑的“城市型经济”转型。力争到2020年,城市总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成为市主城区与宝轮城区相连相融的枢纽与结点,成为市主城区向西拓展延伸的新亮点。
结合三江新区空间战略规划和开发区园区规划,未来,广元经开区将着力打造下西城市组团、塔山湾城市组团、空港城市组团、石盘城市组团、石龙城市组团等5大城市组团。
建一个园区、成一条产业、拓一片城市。
在产业园区、居民安置、乡村提升、生态环保与城市新区的紧密融合理念驱动下,五大城市组团正大刀阔斧全面展开:下西城市组团,重点实施红星美凯龙、温泉小区等项目;空港城市组团,重点实施广运物流、卓新汽车城等项目……
在转型中升级,在升级中跨越。项目接踵落地,建设全面开花,广元经开区发展交响乐奏响新强音。
“2015年,是广元经开区奋力建设‘活力开发区、美丽新三江’的开局之年,也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继续领跑全市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在广元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将努力把经开区打造成川东北地区最具发展潜力,最受客商青睐,最受民众关注的投资热土和发展高地。”面对新发展,伍荣华踌躇满志。(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侯东)
主办单位: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蜀ICP备20024448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8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69
联系电话:0839-328709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39-3263686 邮箱:2718474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