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的苍溪,田地能给予人们多少效益?
65岁的陈洪伟种了4亩红心猕猴桃,今年卖鲜果就收入6万元。
今年5月,华朴农业成功申请新三板上市,成为中国猕猴桃产业第一股,苍溪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快速崛起。
“游百里香雪海,品苍溪雪梨宴”,800余亩雪梨覆盖云峰镇狮岭村,春赏花,秋尝果,中国雪梨文化村吸引游客纷至沓来。2015年,苍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5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2亿元。
从一颗颗红心猕猴桃,到一家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再到一片片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描绘的是苍溪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轨迹和成效。2009年,苍溪就被列为四川省现代农业重点县,今年又入列四川省现代农业示范县,探索出的“一二三产业互动,新村与文化相融”“产村一体”小康建设模式在全省推广。
百亿产业带动融合发展新格局
今年初,苍溪县正式启动猕猴桃百亿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将其列为全县“十件大事之一”,并成功纳入全省100个重点项目之一以及市重点项目。
8月12日晚7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用5分钟的时间,头条介绍了苍溪猕猴桃从重产量、重规模转向重质量、重品牌、重效益,适应国际市场需求,依靠科技和标准种植的过程。
走进紫云工业园区,四川华朴、四川毅力、鸿宇食品……数家猕猴桃深加工企业撑起了园区“半边天”。“有了《新闻联播》的‘免费广告’,虽然今年因为干旱减产,但全县猕猴桃产值相比往年至少增加了1个亿。”县农业局局长范毅邦说。
近几年,苍溪始终坚持“一个农业园区就是一个旅游景区”工作思路,打造出16个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山环水绕、如诗如画的美景随处可见。不仅如此,当地还坚持“一个园区一种特色”,努力将产业发展、旅游资源、乡村文化融入园区。
石门乡文家角村村民赵玉芳是当地着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受益者之一。2013年,她所在的村子借打造柳池现代农业园区的契机,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起了万亩猕猴桃园,打造出乡村公园,赵玉芳开起了农家乐,现在年收入已达15万元。
2014年,苍溪被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政府主导构筑经济发展新模式
“一产抓带动、二产抓服务、三产抓提升”,长期以来,苍溪县潜心构筑经济发展新模式,力促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以产业规划为总领,统筹发展一二三产业。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建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并建立健全产业发展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科学编制《苍溪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苍溪县“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苍溪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概念性规划》《苍溪县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意见》等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物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以新型主体为纽带,推动一二三产业集聚。以“突出典型带动、助推产业发展”为总体思路,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46个、注册家庭农场26家,建成万亩以上现代粮油和特色水果产业示范区16个、千亩示范园59个;建成养殖小区385个、万头猪场16个、万孔兔场15个,带动规模养殖农户7500户,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16个。培育24家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农产品16万多吨,开发加工农产品30余个品种,创建“全国食品加工优秀龙头企业”1家、“四川省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8家,打造了“华朴农业”“梨山粮油”“梁公子”“四川毅力”等知名品牌。建成国家四星级和三星级旅游饭店各1家,二星级旅游饭店2家,农家乐近2万家。
——以拓展功能为抓手,驱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特色乡村旅游,促进田园变公园、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探索了特色农业产业园、乡村旅游观光园、统筹城乡示范园、生态家园新村的“三园一村”模式和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以增收致富产业带为核心,以生态家园新村带为特色,以公共服务保障带为配套,以物丰美、家秀美、人乐美、村和美“四美”为目标的“三带一区”模式。全县现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336个,全国最美休闲乡村1个,全省知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6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2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8个。
——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助推一二三产业互融。建立企业创业风险基金,培养产业园的农村科技复合型人才。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合作,重点攻关加工果和鲜销果新品种的选育;与中国柑桔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合作,重点攻关新品种脱毒和组织培养;引进龙头企业组建成立猕猴桃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工厂化育苗、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业化经营;与四川农科院、西北农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合作,重点攻关新品种引进、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与苍溪职中合作,开设猕猴桃专业班和短训班,为本县培养猕猴桃技术实用人才。完成科技创新创业区的科技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与孵化器、科技创业园、金融服务中心等建设,搭建产、学、研平台,加快集聚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企业孵化。产业融合城乡统筹发展共繁荣
11月的苍溪,虽已进入初冬季节,城乡居民脸上都还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农村,农技人员奔波在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村民们忙碌着果树的冬季管护、开垦着更多的猕猴桃园……
在城区,到处都是销售红心猕猴桃、雪梨等特产的门店,一箱箱、一车车苍溪特产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走向世界。
在园区,各家企业加快施工,扩规模、增设备……猕猴桃百亿产业效益即将凸显,来年的丰收将会对企业加工能力带来更大的压力。
一二三产业融合,带来的是苍溪城乡融合发展、共同繁荣。
“以前单打独斗,没有规模效益。现在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村民们只管按照要求种植管护,合作社包收购包销售。因为严格控制品质,我们的果子供不应求,销售价格每斤超往年近10元。”卓尔金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波返乡创业,不仅自己发展了200余亩果园,还联合20多家果农成立合作社,把红心猕猴桃远销至北京、上海、广州、台湾等地。
“还是当农民好哇!就我们老两口,一年在家收入不下8万元。”陈洪伟笑着说,就靠猕猴桃,家里不但建了新房,还在县城买了商品房;也是因为猕猴桃,家里土地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儿子媳妇只有走出去务工和做生意了。
“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这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目标。在苍溪,“陈洪伟们”的体面是实打实的:红火的产业,美丽的家园,越来越鼓的腰包。
“随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将有更多农民过上体面的生活。”苍溪县委书记张寿于说,一二三产业融合势必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城镇化率,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人口、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记者常力文安元琴
主办单位: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蜀ICP备20024448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8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69
联系电话:0839-328709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39-3263686 邮箱:2718474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