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市园区发展和工业强市的“火车头”——对话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家献
日期: 2013-12-12
来源: 本站
分享:
今年是广元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局之年。开发区坚持大项目促大发展战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好地发挥好工业强市的带头、带动和引领作用。8日,市政府副秘书长、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家献就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如何抓好升级发展,打造全市园区发展和工业强市的“火车头”,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有哪些新的思路来进一步抢占发展制高点,引领全市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张家献:刚刚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战略部署,明确了当前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这对开发区在新形势下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指明了方向。
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我们将坚持从开发区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发展正面临新挑战、发展要体现新要求的实际出发,把贯彻全会精神与科学谋划开发区未来发展思路结合起来,突出“大园区谋划、大项目引领、大产业支撑、大品牌构建和产城一体、园城共融、城乡统筹”总体思路,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企业内涵式发展,做强人才支撑保障,实现要素投入与内生增长同步,数量增长与质量效益提升并行,进一步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新引擎,推动开发区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
牢牢抓住开发区作为“国字号”的政策品牌优势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速转移的重大机遇,加强“两化”互动,推动开发区实现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按照“打造千亿元园区、发展百亿元企业、扶持过亿税收企业”的思路,优先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导向型优势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积极培育大型骨干企业,重点推动长虹、娃哈哈等龙头企业内涵式发展,着力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高新产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记者:产业园区是开发区“三区”建设的主阵地,今年开发区实现了空间拓展,如何进一步发挥政策机遇优势,实现园区发展新突破?
张家献:找准跨越提升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成为全市工业强市战略的“火车头”是国家开发区的应有之义。开发区通过升级后开局之年的起步蓄势,已建成五大园区,园区面积达到12.5平方公里,园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经济带动力强,具备了加快转型升级、提质扩容的基本条件。
作为全市“三园一区”建设“一极多点”发展格局中的核心极,我们将围绕大项目、好项目,把园区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产业集群的重中之重加快建设。主要是围绕“一区多园,一园一主业,园园有特色”要求,按照“产城一体、园城共融”思路,加快形成“两江两山环抱,一城二岛掩映,十园多区棋布”的发展格局。到2020年,园区总产值达到近2000亿元。
2014年,是开发区在全市园区建设、项目推进、招商引资中出成效、树形象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坚持园区拓展与园区提升并重,重点启动建设肖家汽车产业园,加快建设盘龙汽车园,完善提升医药园、川浙园,全年力争完成中铝、肖家场平等3000亩、道路10公里。推动建设新中方健康产业城等重大项目,构建盘龙商贸物流园的主骨架,加速形成业态齐全、功能完备的商贸物流产业园区。
记者:在推进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开发区如何体现“产与城并进,园与城融合”的基本要求?
张家献:开发区是一个产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接近全部规划建设面积的二分之一,“园”的性质非常突出。同时,开发区又靠临主城区,是广元城市向西拓展的新组团,“城”的特点十分鲜明。
目前,我们正围绕“产业升级、功能配套、形象提升、管理精细”要求,抓住园区、产业、企业、产品四大关键环节,着力推动已建成的王家营等五大园区提档升级,帮助园区企业实现内涵式发展。全面建成后,可容纳常住人口20万,形成城市新区面积5平方公里。(刘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