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食品工业园全国首条广元米凉面生产线正式生产,“利州红栗”、“利州香菇”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技术审查,突破了以利州为地名的地理标志产品为零的历史……近年来,利州区致力于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不少企业从早期的粗加工、贸易等领域,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中小企业增加值已占全区GDP的41%。
中小企业如何实现从“草根”到“精英”的嬗变,继而撑起了利州经济的“半边天”?11月8日,记者深入该区一探究竟。
“阳光政策”为企业插上“隐形翅膀”
“多亏了农信社的帮忙,不然这次又得花大价钱才能拿到贷款!”谈到资金问题的顺利解决,该区经营轴承制造的企业负责人朱世军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前些年,我的轴承厂贷款二三十万元,担保费就得上万元。现在银企对接,农信社不但协调担保公司降低费用,还减免了贷款服务费,成本一下子就降了下来!”他告诉记者,这次贷款所有成本算下来不到4000元。
记者了解到,在利州区,还有许多中小企业像朱世军的企业一样在企业发展中享有融资保障。近年来,利州区为培育中小企业,实施了一系列“阳光政策”:全区整合财力设立了3000万元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并逐年按财政收入增长比例递增,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产业发展、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技术创新等;凡属事业性收费的,按低限标准收取;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生产加工型项目和投资建设工业标准厂房的,免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和工业厂房人防费……
同时,该区为中小企业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例如:政府配套水、电、气、路、通信等基础实施,以此引进中小企业发展,减轻了业主的投资压力,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工业园区和物流区的主供电线路均由政府建设,天然气管网全部建设到各个园区,乡镇通气率达到95%。
优质服务为企业构筑发展“洼地”
滴……滴……,手指轻轻一点,精密数控雕铣机、中走丝切割机床……一台台先进的机器将一个个精致的电子产品送出生产线,而熟练地埋头操作机器的工人们一身清爽。在利州区“瑞峰精工”企业加工车间,全然没有传统加工制造业庞杂的劳动场面。
“是利州区优质的服务给了我信心!”企业董事长赵学刚感慨地向记者讲述了企业的“成长史”。2007年3月“瑞峰精工”脱离生产小作坊,顺利进驻利州区回龙河工业园。接着,该区上下齐心协力帮企业渡过了一道道难关:用地难,相关部门优先开辟“绿色通道”,最快审批各项手续;搬迁难,当地干部群众10多天腾出20余亩苗圃地;灾后重建难,政策支持、设备购置、真诚的关怀让企业20天后全面恢复生产……目前,“瑞峰精工”已拥有生产场地24亩、员工80余人,年产值3000多万元,年税收达80万元,并先后获得广元市“市级明星企业”、“广元市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等多项荣誉。
“瑞峰精工”的成长仅是利州区以优质服务为中小企业赢得发展空间的一个典型。据了解,截至2012年,该区有中小企业1454家(其中工业企业426家),比2007年增加729家,增长1倍以上。其销售收入达到84.75亿元,年均增长36.04%,实现税金3.5亿元,解决就业岗位达到27116个。中小企业增加值已占全区GDP的41%。更可喜的是不少中小企业逐步迈向“专、精、特、新”,从早期的粗加工、贸易等领域,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已成为全区高效能源、纺织服装、新型材料、食品饮料、电子机械五大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大企业配套的供应商。
优质的服务为利州中小企业构筑了发展“洼地”,也赢得众多外商的青睐。在今秋成都西博会上,利州区签约项目9个,项目总投资金额64亿元,涉及物流仓储、制造业、建筑业及商务服务业,签约省外项目资金总量居广元市第一。(郭桂花)
主办单位: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蜀ICP备20024448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8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69
联系电话:0839-328709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39-3263686 邮箱:2718474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