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3”机制,助圆“工业强区梦”——昭化区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区建设速记
日期: 2013-08-06
来源: 本站
分享:
企业成就工业发展,工业造就经济腾飞,经济铸就强区步伐。
今年,昭化区预计实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亿元,新增园区面积0.8平方公里,规上工业增加值16.2亿元,规上工业利税总额4.5亿元,完成工业总投资14亿元,新进规企业8个,到位市外资金24亿元以上。1至6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7.53亿元,新进规企业5个,工业总投资7.04亿元、增速全市第二,引进市外到位工业资金8.5亿元、排位全市第一。
以招商引资为核心,筑牢五个依托
6月21日,昭化区平乐寺温泉旅游度假区、广元欣妙国际酒庄、年产万吨核桃乳食品深加工等7个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总投资达14亿元,建成投产后,可解决就业1000余人,每年可实现税收4500万元。项目的集中签约标志着昭化工业强区梦想迈出坚实步伐。
该区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突破性发展的核心动力。依托园区招商。打好园区牌,借助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重点园、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等品牌效应,吸引项目入驻;依托优势资源招商。深度挖掘昭化古城、平乐景区等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猕猴桃、生猪等特色农业产业,立足红岩港口等交通区位优势,引进一批适宜在本土“落地生根”的好项目;依托入驻企业招商。注重企业上下游产品项目的引进,着力关联配套项目引进,增强企业内生发展活力;依托节会招商。精心策划参加各类节会,积极利用西博会、珠洽会、西洽会等节会开展招商对接;依托政策机遇招商。用好用活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机遇,在项目落户上给予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技术资金扶持、科技奖励等优惠政策,增加投资吸引力。
以项目建设为根本,抓好“四个一批”
吊运建材、碾压场平、绑扎钢筋……自二季度14个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后,昭化区到处是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建设的火热场景。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加快建设的中纺粮油项目是首个入驻央企,总投资1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达30亿元。
该区切实做到签约落地一批,加快开工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加快竣工投产一批。落地企业有实力,响当当。落实专人加大对在谈项目的跟踪对接,加快力帆新能源、崇州华虎蓄电池、三国文化产业园等15个项目签约落地。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前期场平、环评等工作,确保中纺铁路专用线、昭化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开工建设。倒排工期,建立项目建设进度收集反馈机制,加快蜀丰酒业、香香嘴、大汉科技等项目建设进度。及时掌握和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汽车4S城、冰鸟瓶装水生产线、升达林业25万立方米复合刨花板、铁骑力士技改等项目竣工投产。
以园区扩容为基础,坚持三个强化
该区强化工业园区拓展。在做好泉坝台阶地打造的基础上,加快杏树产业园道路、桥梁、场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确保循环经济产业园早日落户;强化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建立健全企业履约不到位退出机制,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积极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努力拓展工业建设用地空间。强化推行工业发展试点乡镇新路径。以昭化、卫子、明觉等乡镇为试点,积极引导更多工业项目落户,推动全区工业布局逐步实现“多点支撑”的新格局。截至目前,园区新投入资金7500万元,新建标准化厂房2500平方米,新增园区面积0.48平方公里。
以要素供给为保障,健全三大机制
今年4月,该区10家企业与5家金融机构举行了融资贷款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金额3.8亿元,其中工业企业签约近2亿元。
该区健全了财政扶持机制。用好用活财政扶持资金和砂石资源转化资金,建立将工业企业年度本级税收增量的60%增列为下年度工业经济发展资金的财政投入机制。健全金融机构长效扶持机制。积极探索政府搭台、银企对接的工业融资长效机制,协调广信、安信担保公司,瑞邦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招商引资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企业在生产、销售、业务拓展等环节对资金的需求。健全服务企业机制。坚持县级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和项目推进情况半月通报制度,完善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和住房、环保、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四个部门副局长挂职区招商局副局长制度,解决好企业在证照办理、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认真履行“一站式”服务承诺,积极营造“四零”政务服务环境,切实优化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软环境。
如今,昭化新型工业区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正续写川北大地新的神奇。(张柱桥 记者邹贤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