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当前位置: 首页 十载工业强市路 一路辉煌一路歌——广元工业十年成就回顾

十载工业强市路 一路辉煌一路歌——广元工业十年成就回顾

日期: 2012-10-08 来源: 本站 分享:
【字体: 打印

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达到105.1亿元,2011年达到155.79亿元,是2002年16.54亿元的9.42倍。
2002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仅为10.24亿元,到2011年达到138.70亿元,是2002年的13.54倍。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04年起(2008年因震受灾除外)保持20%以上,2011年全年达到30%以上,连续12个月保持全省市()第1位。
……
回眸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和资源转化战略,积极应对宏观政策调整、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特大地震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产业转移、灾后重建等难得机遇,工业在转型中前进,在优化中提升,发展速度与质量均创建市以来最快、最好时期。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十年间,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11年工业化率达到38.61%,比2002年提高21.03个百分点。
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根本变化,先后实现2006年“二产超一产”、2009年“工业超农业”、2010年“二产超三产”和2011年“工业超三产”的四次历史性跨越。
能源、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电子机械、金属等工业五大板块提速增效,2011年工业五大板块实现增加值106.03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6.44%。其中,能源、农副产品加工板块成为全市工业主导,分别实现增加值25.18亿元和35.28亿元;建材和电子机械板块快速发展,分别实现增加值23.24亿元和17.03亿元;金属板块实现增加值5.29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初见端倪,规模从小到大,技术从简单引进到自主创新,2011年实现产值44.5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9%。
企业规模不断扩张。规上工业企业户数从2002年99户增加到2011年(进规门槛从2002年的500万元提高至2011年的2000万元)301户,增加202户,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8户,5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8户,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8户。
园区建设扎实推进
十年间,全市工业园区从少到多、由小到大,实现了起步到腾飞的跨越。2002年,除广元经济开发区外,全市还没有像样的园区,工业承载能力极弱。随后数年,各县区陆续开工建设工业园区。
汶川特大地震之后,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市县两级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园区建设步入快车道。截至2011年底,园区总数达到10个(省级开发区1个和市、县级工业集中区9个),累计完成园区基建投入超过60亿元,新增园区面积53平方公里以上,入驻工业项目560多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四川广元)、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重点园区先后落户广元,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启动建设,广元经济开发区被列为全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园区),申报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2011年,园区内规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5.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80.20%,其中销售收入上100亿元台阶园区1个,上50亿元台阶园区1个,上30亿元台阶园区5个。工业园区已经逐步成为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聚集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两化”互动的示范区。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大投资促进大发展。十年间,按照“项目支撑、投资拉动”的总体思路,全市建设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近80个,海螺水泥、长虹电子科技、攀成钢焦化、领航科技球墨铸管、中钢川炭石墨电极、升达林业、卢家坝水泥、剑门水泥、匡山水泥、高力水泥、能士智能港、五神娃太阳能热水器、雨润肉制品加工、元泰达泡沫铝、他山石焦化配煤等数十个重大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气化广元”、081工业园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累计完成工业总投资近450亿元。
中石化天然气净化厂、中铝821厂电解铝生产线异地新建、大唐集团2×100万千瓦路口电厂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工作积极推进,该批项目计划总投资363亿元,预计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22亿元,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十年里,我市坚持大力实施“调整、转型、创新、升级”战略,始终把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加大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创新型示范企业15家和081电子集团、广旺集团、长虹欣锐、海天实业、飞亚新材料等5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飞亚新材料公司耐高温特种高分子材料实验室被批准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成为全市第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通过加快技术进步、创新成果产业化步伐,工业企业的产品种类、质量、附加值、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累计培育国家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16件,注册和“广元七绝”品牌有关的产品商标12件,创四川名牌产品13个,广元知名品牌产品64个,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1件。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2009年,我市率先在灾后重建中提出“低碳重建”思路,并将其贯穿于灾后重建、深入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和加快“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的全过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产业,坚持高碳产业、循环利用、低碳发展。
抓工业既抓高端产业,更抓产业高端。坚持“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淘汰落后”方针,从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三方面,加快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十一五”期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0.67%,超额完成工业节能目标;2011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35%。实施清洁生产、工业节水等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97.8%,清洁能源生产占比达95%。广元海螺水泥2套9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建成投运,一年可发电1.54亿度,可解决公司40%以上的生产用电,年可节约标煤6万吨、减少粉尘排放62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935吨。
水阔千帆竞,乘风破浪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全市工业正朝着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300亿元以上、工业主导地位全面确立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

主办单位: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蜀ICP备20024448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8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69  

联系电话:0839-328709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39-3263686 邮箱:271847427@qq.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