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大产业大发展
——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综述
生物医药产业,不仅是民生产业,而且还是朝阳产业。
作为我市规划发展的重点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四川省“7+3”支柱产业之一。
人杰地灵的广元拥有着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十二五”期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快速增长,效益显著提高,各项指标连年攀升。
基地面积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日益壮大
占有独特地理优势的广元,我市中药材达2000余个品种,其中符合国家标准的大宗品种357个,常用500个配方品种中有317个。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全市建有中药材基地的乡镇达80个,总面积达80万亩,产量达到20万吨,产值达到14.2亿元,是全省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
广元杜仲、柴胡、天麻、川明参、灵芝、茯苓、银杏、山葵、瓜蒌等道地药材优势产业带正逐步形成,大鲵、僵蚕、雄蚕蛾等名贵动物药正逐步形成优势产业。
“十二五”以来,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迅猛发展,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4.8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5.12倍,占全市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2.13%提升至4.68%。“十二五”期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8.61%,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22.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40.18%,利税年均增长25.42%。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目前,我市产业门类较为齐全,形成了新中方、亿明、海鹏、康康、德润通等一批优势企业,产品涵盖原料药、化学药、中药饮片、中药制剂、中药健康产品、医疗器械和化学兽药、中药兽药、生物疫苗等。
数据显示,我市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达23家,其中,中西药品制剂6家,中药饮片3家,医疗器械2家,生物医药原料药3家,中药大健康相关产品5家,兽药4家。获得国家药品批文的品种143个,其中,国家新药5个,全国独家品种4个,全省独家品种15个,医疗器械获得国家注册证的品种6个,新医疗器械1个,保健品种1个,兽药品种200余个。
“十二五”期间,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逐渐向工业园区聚集。全市已有30家生物医药企业建成投产。盘龙医药产业园、剑阁兽药产业园建成并已形成一定规模;青川塔坝生态医药园已具雏形,园区承载条件和能力明显增强。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做强做大朝阳产业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科技创新是其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只有在生产的同时不断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工艺、对自身现有的生产技术进行改善,才能够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我市抓住打造健康养生之都、旅游目的地城市之机,充分利用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大力创新开发中药大健康等医药衍生品,拓展颐养天年的养生养老产业。
目前,新中方、亿明生物、德润通、海天实业等企业相继建成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家(院士)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蓉成制药、春雨制药、申达实业、德润通、康康医疗等企业,相继建立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十二五”期间,企业取得新成果(专利)达40余项。
针对“十三五”奋斗目标,市经信委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将培育出有特色的药材大品种和大品牌,成为重要的药材资源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品,产生一批龙头和特色企业,建成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实现生物医药与“绿色生态、康养旅游”深度融合、特色鲜明的服务产业。
到2020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实现产值200亿元,其中药材种植养殖20亿元,生物医药工业100亿元,医药贸易30亿元,医疗健康服务50亿元。 (记者 赵敬梅)
主办单位: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蜀ICP备20024448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8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69
联系电话:0839-328709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39-3263686 邮箱:2718474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