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和借鉴石材产业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加快推进竹园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2014年5月13日至16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梦春率开发区财政局、办公室等等负责人及红源石业、双龙砂业等公司负责人一行6人赴福建泉州市所辖的“中国建材之乡”南安市水头镇进行了参观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水头镇位于南安市南部,距市区28千米,面积117平方千米,人口20余万。石材业是水头镇的“龙头”产业,该镇以打造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石材产业集群为目标,把一个并不盛产石材的海滨小镇发展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石材集散地,水头镇及周边现拥有石材加工销售及关联企业6000多家,石材产业供应链覆盖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石材生产、出口基地,已逐步建设成为辐射全球的世界级石材中心。
(一)高时物流园区。占地300余亩,有员工300余名,是一家集石材荒料、大板仓库、交易、保税仓库、流通加工、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石材物流企业。现有加工石材品牌20余种、展销板材上百种,年出库板材120万平方,目前拥有境内外客户500余家。2013年仅物流收入上亿元,上缴税收1千余万元。
(二)环球石材。中国最大的石材公司之一, 公司占地300余亩,拥有员工1000余人,下辖20余个企业,产品远销世界各地的世界知名石材公司。该公司本着“以质求胜、以质求信、以质求效、以质求荣”的质量方针,不断致力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加工工艺的创新,产品质量、加工工艺堪称国内第一、国际领先,在业内享有“神斧天工”的美誉。“世界上最豪华的八星级酒店”-阿联酋皇宫酒店,“世界上最大的皇家伊斯兰寺庙”-谢赫阿布扎比清真寺,“人民大会堂”-香港厅、澳门厅等(80%省市的会议厅)国内外著名工程精品石材均由该公司提供。2013年产值达到7亿多元,上缴税收7千余万元。
(三)英良5号仓库。英良石材集团旗下的高端战略品牌、主营殿堂级石材珍品,其收集了世界上最顶级、最独特、最高贵的石材珍品约200余种。该公司推崇品种的奢华感、时尚度、唯一性。以“是高手就放马过来”、“我为奢华而生”等语句作为企业文化,可满足有不凡品位、力求创新的业主、装饰公司、设计师及收藏界人士的尊贵需求,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集艺术陈列、板材销售、奢华体验馆于一身的石材奢侈品展厅。
(四)凤竹新型材料公司。一家专业生产、销售石粉蒸压加气混凝土
(五)新三星岗石公司。一家生产花岗岩、大理石、人造石的综合型企业,有员工300多人。拥有意大利进口大砂锯10组、大理石拉锯5组、人造大理石生产线2组、20头自动磨光机5组、红外线切边机8组、圆盘切机配套生产线25组、水刀切割2组、异形线条机15台套等先进设备100多台(组),自有多座矿山并长期库存各种荒料2万立方米以上。公司年生产石材产品250多万平方米,年产值3亿多元。
二、主要体会
(一)政策推动是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的坚强力量。学习考察座谈中我们了解到,水头镇乃至南安的石材资源储量小,品种单一,为保护环境,政府早就将石材矿山全部关闭,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扩大石材进出口贸易,推动石材产业迅速由资源型向市场型转变,以本地市场建设来推动加工企业升级和拓展国内、国际大市场。
(二)循环联动是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的必然抉择。南安市围绕建设“中国最大石材产业基地、国际石材中心”发展定位,以规划为先导、科技做支撑,企业为龙头、政府服务作保障,促进石材企业向水头聚集。同时,大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先后打出一系列发展石材循环经济的“组合拳”,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石材深加工产业体系。横向引导由单一的粗加工向家居、城雕、园林、墓碑等产业延伸,纵向则充分利用石材废料、废渣生产人造大理石、加气混凝土砌块、石粉砖等新产品,有效地推进了石材产业迅猛发展。
(三)品牌牵动是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的有力支撑。“买石头,到水头”已成为石材产业业界的共识,以水头为重点覆盖周边多个乡镇的区域性产业基地已成为世界石材生产、贸易中心。全国甚至世界石材知名企业云集水头,高时、环球等行业巨头与本地石材精英交相辉映。
(四)市场拉动是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的重要保障。“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为扭转原水头建材市场“小、散、乱”和相互杀价、缺乏管理、无序竞争的局面,水头镇投建了闽南建材第一市场,对水头世界级石材区域品牌打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地的石材企业依托该市场,使高质量、高品位的石材产品源源不断地流向全国各地、流向海外。同时,各石材企业通过社会化分工协作来实现加工、销售、物流、施工等业务的有机结合。
三、对青川硅砂产业、石材产业发展的一些想法
观水头,看青川。青川县硅矿、大理石储量较为丰富,硅砂企业和石材企业是目前我县工业企业的主角,上缴税收所占比重较大。但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单一附加值不高、骨干和外向型企业少等问题叠加凸显。拉长硅砂、石材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向规模化、集约化迈进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发展思路。当前,硅砂、石材产业仍是青川的优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我县应整合硅砂及石材产业基础、资源、区位等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有效整合为抓手,以科技研发创新为动力,以规模化产业化建设为主导,以创建品牌为支撑,以优化投资环境为核心,以建立高效服务机制为保障,延伸产业链条,坚持走开放发展、循环发展、集约发展的道路,实现由资源储量大县向产业基地强县的跨越,把竹园打造成为极具特色的硅砂、石材企业基地。
1.解放思想,走开放发展之路。我们不应局限于自有资源的初加工,必须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走开放发展的道路,形成资源加市场的新模式。在做好现有资源开发的基础上,要利用资源、交通、区位优势,延长现有企业产业链、引进大型硅砂、石材深加工企业,组织建立西南乃至全国的硅砂制品、石材制品市场,继而实现“买西南,卖西南”、“买全国,卖全国”的大开放、大引进、大发展格局。
2.注重环保,走循环发展之路。改变硅砂、石材企业初加工的“传统模式”(边生产边污染环境),积极引导产业进入“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过程,最终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首先动员号召现有企业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规范污水、尾矿、废料处理。其次,争取引进尾矿、剩余石料深加工企业,加大尾矿、剩余石料的开发利用力度,变害为利,变废为宝。
3.提升实力,走集约发展之路。要坚持对矿区严格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采,统一运输,统一税费”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硅砂、石材矿山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培植,使其进一步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切实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积极引导、支持小企业通过股份、租赁等形式挂靠龙头企业,组建大的集团,实行开采、初加工、深加工、营销、服务一条龙式的全方位经营,以整体优势参与市场竞争。
(二)主要措施
1.科学规划,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要制定园区发展规划,以现有企业为基础,以庄子新材料产业园为依托,进一步搞好硅砂、石材基地规划和建设。对新建硅砂、石材企业,上大限小,并全部进入园区集中连片发展,实行废渣废水处理、供水供电、绿化美化、公用设施一体化管理,配套发展硅砂、石材机械、设备生产、维修、加工等企业,真正使园区成为设计、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集散地,形成“资源加工型”和“市场带动型”相结合的生产格局。
2.突出招商,不断壮大产业规模。着力扶持现有有发展潜力和优势的企业。如红源石业,其产品技术成熟,市场已打开,目前产品供不应求,而且有再拓展的愿望,应给“开小灶”、“喂补药”,促其做大做强,成为四川“人造”石材知名企业。同时,要通过以资源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手段,招引更多的客商参与青川硅砂、石材的开发,做大做强青川硅砂、石材产业。要把招商重点放在招引大型硅砂深加工企业,招引具有实力的尾矿、剩余石料再利用企业。
3.完善政策,优化发展环境。要集全县力量,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发展合力,分析硅砂、石材产业发展动态,交流信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市场经营秩序。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用活、用好关于扶持新型、节能、环保产品的优惠政策,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和加快石材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定。在优化环境上,一方面要加大硬环境投入,进一步搞好水、电、气、路、通讯等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大软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对从事尾矿、剩余石料等附加值产品加工的企业在土地、税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主办单位: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蜀ICP备20024448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8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69
联系电话:0839-328709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39-3263686 邮箱:2718474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