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当前位置: 首页 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分解《〈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 发展的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工作任务的 通 知

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分解《〈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 发展的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工作任务的 通 知

日期: 2018-08-24 来源: 本网 分享:
【字体: 打印

 

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分解《〈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

发展的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工作任务的

       

 

委相关科室、直属事业单位: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二次市委七届五次、六次全会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我市产业发展,厚植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产业基础,现将《中共广元市委 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发展的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涉及我委重点工作任务分工通知如下。

、科学统筹谋划,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一)构建产业空间布局

1.构建三江新区核心增长极。依托广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把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向三江新区集中,重点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责任领导:黄旭明、余开鑫;责任科室:产业园区科、产业政策与技术改造科

2.构建交通干线开放合作发展带。结合中欧班列、广元港、嘉陵江黄金水道等,加强区域产业合作,大力发展食品饮料、电子机械、生物医药等产业。(责任领导:张克勤、宫高鹏、佘红、张刚林、杨天平;责任科室:机械电子科、农产品加工科、化工医药科

3.构建沿江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发展带。发挥嘉陵江等通航河流周边资源、能源优势,发展清洁能源、天然气综合利用、新(型)材料等资源型加工产业。(责任领导:张克勤、俞正学;责任科室: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科、能源与电力科)

4.构建秦巴山区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带。地制宜发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等特色产业,建立秦巴山麓绿色经济示范核心区。(责任领导:黄旭明、宫高鹏、佘红、张刚林;责任科室:节能与综合利用科、农产品加工科、化工医药科、节能监察中心)

(二)构建产业结构布局

5.构建现代农业与食品医药产业链。推动现代农业与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产业融合发展,争取形成现代农业与食品医药产业千亿级集群。(责任领导:宫高鹏、佘红、张刚林;责任科室:农产品加工科、化工医药科)

6.构建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链。加大天然气、风能、地热等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发展节能环保等产业,推动清洁能源就地转化。(责任领导:俞正学;责任科室:能源与电力科)

7.构建新材料及其应用产业链。加大新型建材、铝基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培育力度,推动新材料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责任领导:张克勤;责任科室: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科)

8.构建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产业链。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新能源电池、精密电子装备等研发制造,开拓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设备制造等领域应用市场,推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责任领导:张克勤、余开鑫、杨天平;责任科室:产业政策与技术改造科、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科、机械电子科)

二、着眼优质供给,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9.新型工业。重点发展食品饮料、新材料、清洁能源化工、机械电子、生物医药五大优势产业,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先进制造业成为第二产业主体。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责任领导:张克勤、俞正学、宫高鹏、佘红、张刚林、杨天平;责任科室: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科、能源与电力科、机械电子科、农产品加工科、化工医药科)

三、加快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推进产业融合

10.加快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特色农业对接第二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责任领导:宫高鹏、佘红;责任科室:农产品加工科)

11.加快产业内部融合发展。引导支持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工业企业参与原料基地建设,工厂化、标准化生产优质农产品;扶持工业企业拓展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物流、终端零售等环节,向一产、三产互动演进。(责任领导:宫高鹏、佘红、张刚林;责任科室:农产品加工科、化工医药科)

12.推进产业链垂直整合。点推进电子信息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中医药、食品饮料构建完整产业链条,发展产品设计、关键元器件(原材料)生产、组装配套、成品营销、售后服务整链全链配套企业,推进产业沿链发展、集群发展。(责任领导:张克勤、俞正学、余开鑫、宫高鹏、佘红、张刚林、杨天平;责任科室:产业政策与技术改造科、机械电子科、农产品加工科、化工医药科)

(二)推进产城(村)融合

13.构建产业体系。市中心城区重点发展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责任领导:张克勤、俞正学、宫高鹏、佘红、张刚林;责任科室: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科、农产品加工科、化工医药科)

(三)推进“互联网+”融合

14.实施“互联网+”行动。建设广元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政务云平台,推进“互联网+农业”、互联+生态康养旅游,推动共享经济发展,实施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工程。(责任领导:余开鑫、张茗钧;责任科室:信息化科)

(四)推进军民融合

15.加强军民融合建设。推进成都—广元—西安军民融合产业带建设,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和产业化,推动“民参军”进程,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共融互促。加快建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撑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责任领导:张克勤、杨天平;责任科室:机械电子科)

四、加强载体建设,打牢产业发展基础

16.突破性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低于35%。(责任领导:余开鑫;责任科室:产业政策与技术改造科)

17.加快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推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升位,支持省级经济开发区、市级工业园区扩区升级,建成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重点园。创新园区建设运营机制。(责任领导:黄旭明、宫高鹏、佘红;责任科室:产业园区科、农产品加工科)

18.完善产业发展设施配套。有序推进标准化厂房、供气供电、供排水、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责任领导:黄旭明、余开鑫、张茗钧;责任科室:产业园区科、信息化科)

五、强化市场导向,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19.引进培育龙头企业。重点引进世界500强、央企(大型国企)、民企500强等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做实四川省燃气公司,加快组建四川燃气集团。培育一批市内骨干企业,力争娃哈哈、长虹电子等一批工业企业产值超50亿元,华朴、川珍等一批农业企业综合收入超10亿元。(责任领导:薛开广、张克勤、俞正学、余开鑫、宫高鹏、佘红、张刚林、杨天平;责任科室:产业政策与技术改造科、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科、企业科、能源与电力科、对外经济合作科、机械电子科、轻工纺织科、农产品加工科、化工医药科)

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产业发展动能

(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产业发展

20.实施中小科技企业培育工程。新培育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支持探索组建民办公助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健全技术创新支持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责任领导:薛开广、张克勤;责任科室: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科、企业科)

(二)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21.深化企业改革。推动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双向参股,探索员工持股,发展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分类处置“僵尸”企业、空壳企业,推进转型重组,完善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债务处理等政策措施。(责任领导:薛开广;责任科室:企业科)

(三)以全域开放合作推动产业发展

22.强化局域合作。扩大与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地区、东部发达沿海地区交流合作,密切与成渝经济区、关天经济区联系。更加积极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建设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示范市。深化与川陕革命老区、川东北经济区区域协作,加强与西北地区合作,推动优质产品拓展西北市场。(责任领导:张克勤;责任科室:对外经济合作科)

七、创新要素供给,重构产业发展生态

(一)创新投入供给

23.统筹整合各类财政资金。对县区产业发展实行差异化分配和绩效管理,集中财力精准支持重点产业、重大项目。(责任领导:余开鑫;责任科室:产业政策与技术改造科)

(二)保障用地需要

24.完善用地保障。极争取更多产业化项目纳入国家、省重点推进项目,并匹配土地资源。(责任领导:黄旭明、余开鑫;责任科室:产业园区科、产业政策与技术改造科)

(三)降低企业成本

25.落企业降费政策。持更多企业享受直购电和丰水期富余电量政策。全面清理工程建设领域各类保证金,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加大涉企收费行为监管。(责任领导:俞正学、朵文;责任科室:政策法规科、能源与电力科)

(四)优化发展环境

26.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全面落实“一窗进出”“并联审批” “马上办”“限时办”等制度,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努力实现企业和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目标。(责任领导:朵文;责任科室:行政审批科)

27.优化良好营商环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倡导动态式、温和式、预警式监管,统筹安排涉企检查。加快构建法治化、规范化的营商环境,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责任领导:张克勤、俞正学、黄旭明、余开鑫、朵文、杨天平;责任科室:政策法规科、节能与综合利用科、能源与电力科、机械电子科、无线电监督管理科、节能监察中心、无线电监测站)

28.优化联系企业制度。完善市、县(区)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商(协)会企业和定期调研座谈制度、企业困难问题会商会制度。(责任领导:薛开广、俞正学;责任科室:经济运行与综合科、企业科)

八、厚植生态优势,推进产业绿色发展

29.产业发展绿色化。禁新上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产业项目。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传统产业低碳改造。实施工业能效等绿色发展行动,推广绿色工厂建设。开展生态工业园区试点示范,建设一批近零碳排放园区。支持发展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项目。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改造、产业循环式组合,加强产业布局耦合循环链接。(责任领导:黄旭明、余开鑫;责任科室:产业园区科、产业政策与技术改造科、节能与综合利用科、节能监察中心)

30.能源结构低碳化。推进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取缔工业、商业燃煤锅炉。(责任领导:黄旭明;责任科室:节能与综合利用科、节能监察中心)

31.产业环境洁净化。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大“关停并转”力度,削减工业污染排放总量。(责任领导:黄旭明;责任科室:节能与综合利用科、节能监察中心)

32.屏障建设长效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责任领导:黄旭明;责任科室:节能与综合利用科、节能监察中心)

九、工作要求

(一)各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按照责任分工,认真研究,做到重点工作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确保不折不扣完成重点工作任务。

(二)请相关科室结合职能职责,重点围绕第2、4、6、7、8、9、11、12、13、14、15、17、18、19、28、31项任务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于2月26日前发至政策法规科汇总后,报送至市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办单位: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蜀ICP备20024448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8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69  

联系电话:0839-328709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39-3263686 邮箱:271847427@qq.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