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嬗变:五年实现四次跨越
——广元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两化”互动发展的生动实践
廖煜松 李坪 记者 刘怀英
2006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63%,实现“二产超一产”的历史性跨越;
2009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7.64%,实现“工业超农业”的历史性跨越;
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2.63%,实现“二产超三产”的历史性跨越;
今年1-9月,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5.63%,实现“工业超三产”的历史性跨越。
弹指一挥间。仅仅五年,经历“5·12”汶川特大地震洗礼的广元,工业经济实现了四次历史性跨越,这样的发展奇迹从何而来?
【关键词】
资源转化——跨越发展的成功决策
【现场回放】10月23日,一走进广元海螺水泥现代化厂区,只见机器飞转,车辆忙碌……
汶川大地震后17天,投资18亿元的广元海螺水泥项目落户朝天大巴口新型建材工业园。这既是震后四川引进的首个投资近20亿元工业项目,也是朝天区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引进的最大工业项目。投资者说,看中朝天区是因为这里石灰石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方便,生产成本很低,加之灾后恢复重建和国家扩大内需两大机遇,产品不愁销路。
2011年7月28日,海螺水泥二期工程竣工投产,加上一期工程的产能,企业可以实现年产优质水泥500万吨、发电1.54亿度,年创产值17.6亿元、税收2亿元,能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并带动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
朝天在实施资源转化战略过程中实现了工业强区。今年1-9月,朝天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49亿元,同比增长72.27%,增速居全市第1位。
【新闻延伸】 广元是一个传统农业市,工业基础薄弱。上世纪90年代初,只有小水泥、小火电、小煤炭、小化工、小钢铁等“五小”企业,基本没有大企业。90年代后期,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对企业实施调迁改造和改组改制政策,“三线企业”纷纷外迁,“五小”企业大量关停,广元工业一落千丈,成为全省工业落后地区,有人曾戏称:“轻工业就是纺纱,重工业就是造铧”。
广元作为“边远山区、革命老区、连片贫困地区、地震重灾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在哪里?广元不靠江、不临海,远离特大城市,怎样发展工业经济呢?
发挥优势,才能快速发展。
广元交通便捷,近年来立足于加快建设连接西南西北、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面貌发生历史性剧变,已成为川、陕、甘结合部的“金三角”、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大通道”、西南西北的“中转站”。
广元物华天宝,水能蕴藏量达300万千瓦,有开采价值的矿藏超过30余种,煤炭、石灰石、钒钛磁铁矿等储量巨大。天然气、地热、风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广元已纳入四川天然气化工重点发展地区和重点支持区域。同时,广元是四川建设秦巴绿色经济走廊重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具有丰富的中药材、茶叶和野生山珍资源。广元生态容量巨大,森林覆盖率达到53.2%。
“优势在资源,差距在转化,出路在深入实施资源转化战略。”2008年8月11日,市委五届九次全会作出《关于扎实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加快重建美好新广元的决议》,明确作出大力实施资源转化的战略决策。
思路决定出路。资源转化战略的大力实施,实现了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
思路一变天地宽。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05.01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长31.5%,增速居全省第2位。今年1-9月,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07.37亿元,同比增长29.4%,增速居全省第1位。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58.73%,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0个百分点,广元工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关键词】
产城一体——构筑工业经济新版图
【现场回放】一排排整齐的现代化厂房,一个个高科技项目,工人们在运转的机器上熟练地操作,货运车辆往来穿梭……这是10月25日记者在广元经济开发区川浙合作产业园所见。
川浙合作产业园是浙江对口援建广元的一座丰碑。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浙江省委、省政府投资2亿元在广元异地建设“飞地”工业园,对青川进行产业帮扶,创造了产业援建新模式,用3年时间打造2平方公里的广元青川——川浙合作产业园。园区自2008年11月5日开工建设,经过一年半时间努力,总投资3.75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其中道路、水、电、气等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创造了园区建设的“广元速度”。在加快园区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园区招商,元泰达泡沫铝、蓝天制衣、龙腾纺织等一大批项目落户园区,园区全面建成后,年产值将达30亿元以上,解决就业岗位上万个。
【新闻延伸】产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
川浙合作产业园的奠基,拉开了广元产业园区建设大会战的大幕。此后,塔山湾军民结合产业园、市天然气工业园等一批产业园区相继启动建设。如今,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产业园区,一座座充满希望的产业新城屹立广元大地。产业园区正加速构筑广元工业发展新版图,驱动广元朝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大步迈进,引领广元工业增速全省领跑。
大手笔谋划。规划是发展的先导,广元地处边远山区,产业园区建设的困难超乎想象。“要实现高位求进、加快发展,重点要发展工业。要发展工业,必须先建园区,建好园区才会有项目,有了项目才谈得上发展。”市委书记罗强一语包涵的不仅是哲理,更多的是信心和决心,广元拿出了超乎寻常的气魄,高起点、大手笔谋划产业园区建设,全市产业园区规划面积逾100平方公里。随后,全市以“一县(区)一区(工业集中发展区)、一区多园、一园一主业”为特色的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构架迅速展开。以创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广元经济开发区成功实施扩区,在原8.58平方公里基础上新拓展19.65平方公里,形成了“七园一区”规划布局;以富集的油气资源为依托,大区域规划建设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跨四县区的“一区四园”格局基本形成,正加速构建川东北天然气综合利用基地。
大投入驱动。除了由浙江省投资2亿元建设川浙合作产业园外,同时黑龙江省也将剑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了对口援建项目,投资1.2亿元建设道路、标准化厂房等;广元还争取了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灾后重建专项资金4.4亿元,投入广元经济开发区和青川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灾后重建期间,全市整合产业重建资金和专项财政资金25亿元投向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大项目撬动。“重建成于项目,发展兴于项目”。近三年来,罗强、马华亲自率队赴浙江、江苏等地开展招商活动40多次,千方百计引进争取一批具有重要支撑的产业项目。灾后重建期间,全市新引进入园工业项目390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8个。娃哈哈、雨润集团等一批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相继落户广元,为园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长虹欣锐、晶都新能源等一大批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先后落户广元经济开发区,与已入园的长虹电子科技等企业形成该区的“顶梁柱”,共同挑起工业跨越发展的大梁。
大品牌提升。2010年月,国家工信部正式公布广元市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成为全国仅有的8家、四川仅有的2家军民结合类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这是继2008年国家科技部授予广元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化基地后,又一国家级产业基地落户广元,成为广元产业园区建设的又一亮点。落户元坝的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重点园区是全省唯一的食品产业发展园区,随着升达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内在实力和外在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
2010年,全市产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249亿元,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78%,建成100亿元产值园区1个,20亿元至100亿元产值园区4个。广元经济开发区作为两基地核心承载区,已入驻规模以上企业50多户,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5亿元、工业增加值31.8亿元,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43个省级开发区中列前10位,增速列第1位,提前两年实现全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园区)建成百亿园区目标。
【关键词】
五大板块
——驱动工业高速增长的强力引擎
【现场回放】紧螺母、埋电线、调试设备……塔山湾军民结合园厂房内,技术人员忙个不停。
“塔山湾军民结合产业园为西南大型电子系统装备科研生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将于年底开工投产。”10月27日,零八一电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管正光告诉记者。
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以零八一电子集团公司为核心,以10亿元资本注册成立了长虹国有独资的四川电子军工集团公司,目标是“建成西南大型电子系统装备军民结合科研生产产业基地”。集团公司作了五年规划,预计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建设一个科研基地和一个生产基地,实现军民品年销售50亿的规模。塔山湾基地就是四川电子军工集团生产基地的一个产业区,3年建成后实现军民品销售20亿元……
【新闻延伸】“发展工业,必须突出产业发展,着力构建具有广元特色、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高端化,方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对于广元工业发展,市长马华深有感触。
能源、金属、农副产品、建材、电子机械板块是广元工业产业的浓缩,是实施资源化战略的核心,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
近年来,广元市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在挖掘资源潜力上求突破,在就近就地转化上做文章,在发展壮大企业上铆力气,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不断延长和完善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工业五大板块,切实增强五大板块的核心竞争力和对工业经济的支撑带动力。
能源板块就是通过抓好天然气和油砂资源的勘探开发,推动一批以天然气为燃料的重大项目实施;加快煤炭资源整合进度,全力搞好一批煤业集团的组建工作;加快风力资源测试开发前期工作,谋划实施好生物质能源开发项目,加快推进亭子口、苍溪航电、昭化电站建设,确保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有新进展。
金属板块就是通过全力推动中铝821厂电解铝异地新建项目建设,积极引进高精铝板、带、箔精加工,新型工业铝型材,新型建筑铝型材等项目,进一步扩大电解铝及铝加工规模;依托领航科技等重点企业,大力抓好钒钛磁铁、铅锌等资源综合开发,在铸铁和铸钢件等产品基础上,积极发展下游产品。
农副产品加工板块就是通过狠抓精深加工,搞好产业链的延伸,着力发展木本油料加工开发、食品制造以及饮料和饲料生产;加快纺织服装科技产业园和医药工业园建设步伐,全力抓好纺织、服装和医药项目的引进和入园工作。
建材板块就是要通过上大关小,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旋窑水泥,促进水泥产业整体上档升级;大力发展水泥配套产品和板式家具,拉长水泥和林板产业链;抓好硅质材料的开发利用,推动新型建材快速发展。
电子机械板块就是通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化基地效应,强化电子、信息、智能产业投资促进,抓好零八一集团产业整合和零八一电子工业园建设,加快塔山湾军民产业结合园建设投产进度,积极提升广元长虹工业园生产能力和产品档次。
独木为树,万木为林。伴随着四川电子军工集团、能仕智能港等一大批震后新建的优势企业脱颖而出、茁壮成长,广元五大工业板块经济总量不断刷新纪录。
今年 1-9月,五大工业板块实现增加值78亿元,同比增长30.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77.2%,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77.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3.4个百分点。毫无疑问,五大工业板块业已成为驱动全市工业高速增长的强力引擎。
【关键词】
开放合作——借力东风展翅飞
【现场回放】10月23日,在元泰达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除了生产线上的机器轰鸣外,在职工食堂右侧的空地上,两个长臂吊车及数十名工人正在忙碌着,这里正在建设企业综合实验楼和技术研发中心……
“像我们这样的项目,技术论证、项目论证等前期准备环节,一般都要两年,但我们仅用一年零三个月实现了产品落地!”在元泰达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看到生产出来的“泡沫铝”产品,董事长袁跃民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2010年6月,袁跃民的项目在川浙合作产业园开工建设。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项目进展如此神速。让他更为兴奋的事情:今年9月29日,公司生产的“泡沫铝”—— 一种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高速列车、船舶制造等领域的新型材料,从300多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赢得四川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资金。
袁跃民坦言:“是广元市委、市政府的热情让我留在了广元,公司将尽快建成综合实验室、技术研发和推广中心,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同步。2013年底,年生产能力可达180万平方米,销售额10亿元。”
【新闻延伸】工业经济要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主攻方向。
栽不好梧桐,何以引凤凰?要取得招商引资累累硕果,首先要做好产业定位。
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对口援建、资源转化等重大机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招商平台,坚持盘活存量与引进增量并重,大力开展工业招商引资,提高利用外来投资的规模和水平。
根据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要求,市经信委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全委工作的突出位置,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到具体领导、科室和人员,建立起党组成员联系重大工业招商引资项目制度,努力形成全委参与招商引资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起委内 “四个一”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激发和调动干部职工参与招商引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折不扣地完成年度招商引资工作任务。
2011年,全年工业系统要力争引进工业招商项目200个,引进到位资金不少于18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不少于120亿元,当年新引进项目完成投资不少于8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投资的70%以上。
【关键词】
低碳发展
——后发地区工业发展的新路径
【现场回放】金秋十月,行走在攀成钢2×60万吨/年焦化项目厂区,除了分堆料场有车来车往外,焦碳生产线、焦化企业等地除了头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上下班外,根本就听不到隆隆的机器声。
“精煤全部通过地下传输到煤塔,然后再生产焦碳,分离提取各种化工原料,全是封闭运行,直到‘吃干榨尽’,所以没有噪音和粉尘污染。” 旺苍攀成钢焦化公司总经理肖建勇向记者介绍。
公司旁边生产甲醇的化工园区,原料正是攀成钢焦化有限公司的净化煤气。“目前建成一期年产7万吨的甲醇生产线,现在每天可生产100吨甲醇,按每吨3000元计算,每天进账30万元。”化工园区总经理李峰说。
攀成钢焦化和配套项目的建设,已经成为旺苍县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坚持“高碳产业、循环路径、低碳发展”的成功范例。
【新闻延伸】曾几何时,广元工业企业科技含量低,高污染、高能耗,“家家点火、户户冒烟”成了广元工业经济发展真实的写照。
2010年9月28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始建于1988年的五洲工业公司水泥厂顷刻倒下,这标志着广元淘汰落后产能拉大序幕,表明了广元发展低碳工业的信心和决心。
严格执行项目环评制度,对环评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不予审批,对产能落后、排放不达标和减排落后的小炼焦、小水泥等企业,实施关闭、整合或转产,完成工业企业“煤改气”317户。
坚持优先发展清洁能源、电子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新材料等低碳产业,新引进企业全部符合低碳发展要求。着力构建煤电建材企业的循环产业链,加大对炉渣、粉尘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010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达到97.8%。
加快发展水电能源,全市水电装机已达87.57万千瓦、风电装机3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6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全市总装机的92.4%,年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92.6%。装机110万千瓦的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加快建设。2008年启动启动“气化广元”清洁能源行动,中石油、中石化在我市元坝气田、九龙山气田、龙岗西气田已建成年产能4.5亿方,2015年将达到60亿方。加快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开发利用,全市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达73%。单位能源消费碳排放量0.52吨碳/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3%。
“低碳广元”已融入市民生活、支撑广元未来发展。
主办单位: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蜀ICP备20024448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8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69
联系电话:0839-328709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39-3263686 邮箱:2718474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