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梅老师29年如一日,始终保持良好的师德修养,坚持立德树人,关爱学生,俯下身子干教育,俯下身子爱孩子;她始终饱有工作激情和热情投身教育事业,勇挑重担率先垂范并教学成绩明显,育得桃李满天下。
一、关爱处境困难学生。先后对21名家庭困难、父母离异、留守、伤残学生进行资助。刚建校的木鱼初中比较特殊,她是1990年由以前的兵工企业子弟校搬迁移交后新组建的乡镇初级中学。建校初期的困难可想而知,无论是师资还是学校的硬件设施都无法保障,软件设施那就更不用说了。1991年7月从绵阳师范专科学校分配来的张雪梅等3位大学专科毕业生给木鱼初中注入了新的活力。张雪梅同志始终坚持做好分内事务,以学生为本,认真教学,与学生打成一片,随时关心关爱处境困难学生。学校贫困学生较多,2003级学生王xx,2007级学生周xx,2012级学生文xx,2017级学生刘xx等15名学生都是学习成绩较好,但家庭经济拮据,打算辍学。张雪梅主动联系家长,耐心做家长工作,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免除后顾之忧。她经常给家长和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今天因为贫困不读书,明天就会被贫困束缚住,你坚持挺过困难时期,贫困就会向你低头。”与此同时,她还拿出自己本就微薄的工资用于困难学生,小到笔、墨,大到书本费,甚至有时候还为学生做些饭菜,购买衣物等。双休日远处回不了家的孩子就接到家中为其洗衣做饭,嘘寒问暖,百般呵护。受到关爱和帮助的这些孩子受其感染,被其感动,加倍投身学习。
“5.12”特大地震给木鱼初中造成重大损失,给学生身体上、心理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伤残学生的学习生活一度是学校的重点工作,张雪梅老师作为学校关工委主任,她承担了超负荷的工作。作为体育老师的她,伤残学生的康复训练成为她工作之余的又一项任务,从早到晚都可以见到她在校园内指导伤残学生恢复训练。作为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她也随时为学生做心理辅导,同时,她还积极参加心理辅导培训,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为全体师生排忧解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川省残疾人运动员董顺江就是在她的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下从木鱼初中走向成功,董顺江更是不断进取,多次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夺冠。
二、关爱学习困难学生。她从不放弃一个学生,周xx、王xx、谢xx、唐xx、廖xx等同学由于基础薄弱,学习困难,多次想放弃学习。张老师家访,与家长沟通,说服学生,并把孩子接回学校继续学习。特别是周xx家山高路远,完全靠步行,周同学深受感动,当天下午就与张老师一起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今天周同学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还是一个不错的家装技工,在城市打拼的还算有模有样。廖同学同样也在小镇开起了餐馆。另外几位同学也事业有成。
三、关爱心理困惑学生。“5.12”地震后,学生心理压力大,张老师自告奋勇做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她走近学生,与学生沟通,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心中所想,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那时张老师上完自己的课,不是在劝慰伤残学生进行恢复训练,就是在心理辅导室与学生交流。她还与浙江省支教林菊领老师一起探索研究,整理规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恢复手册,建立了学生心理咨询日志,心理健康卡,深受学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