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本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助学兴教育   爱心圆梦想 ——广元社会各界重教兴学纪实

助学兴教育   爱心圆梦想 ——广元社会各界重教兴学纪实

日期: 2021-08-26 来源: 秘书科 母剑勇  刘慷  汪江婷 分享:
【字体: 打印

“今年,广元有12名学子被北大、清华录取,太强了!广元人居环境好,教育水平高,事业发展快,百姓口碑佳!”获悉今年高考广元取得优异成绩时,四川省现代教育评估研究院院长、四川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李化树不禁连连点赞。


重教兴学春潮涌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广大教职员工的奋力拼搏,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近年来,我市不断建立和完善以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重教兴学机制。政府引导,部门联动,推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投身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企业助学、社团助学、结对助学、联谊助学、网络助学蔚然成风。同时,受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来自全社会的关爱关怀,学会了感恩,用优异成绩回报社会,形成了“爱心助学—培养人才—更加重视教育—人才辈出”的良性循环,助力我市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在重教兴学的热情鼓舞下,全社会捐资助学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数据为证:一年来,全市发放各类学生资助共39.13万人次,金额2.25亿元;信用助学贷款发放7653人,贷款资金5629.82万元;社会各界捐资助学1885万元,奖励资助师生1.6万余人。

行业部门全力支持教育。每年高考,全市公安、城管、交通、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纷纷行动,紧密配合,净化环境,疏通交通,抽检食品,全面禁噪,督查安保……目标只为一个,为孩子在考场拼搏未来创造一个平安有序的环境。

出租车司机组成爱心车队义务接送考生,交警单骑为学子速送遗忘的准考证,老年歌舞队为师生壮行,专家免费宣讲考前心理调适,电力部门不舍昼夜确保高考用电,为个别特殊考生设立单独考室……一个个动人故事传遍大街小巷。

为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去年,发改部门及时调整部分幼儿园保教费标准。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财政部门全力保障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为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发改部门优先审定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为解决城区“上学难”问题,自然资源部门把最好的地块用于新建学校。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精兵强将协同教育部门深入整治。为减轻学校负担,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广元市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严格控制创建、评比、活动“进校园”。为加快广元中学创新发展,市国投公司肩负新建广元中学育才学校如火如荼进行……

一项项举措的落实,反映了各级各部门对教育的重视与支持,汇聚起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磅礴力量。

“广元素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全社会理解、关心、支持教育给予我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信心和力量,我们将牢牢锚定建设川陕甘结合部教育高地目标,改革创新,务实进取,加快推进广元教育现代化,让广元孩子在家门口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让更多孩子在广元享受优质教育。”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黄廷全说。


爱心企业  情倾教育


在广元有这样一家企业,连续17年坚持做一件事——那就是爱心助学。

8月24日,四川永隆(集团)公司举行第十七届“永隆助学金”发放仪式,向318名贫困大学新生发放助学金共计120万元。这是四川永隆(集团)公司连续第17年捐资助学。

四川永隆(集团)公司专注支持教育、捐资助学17年,以真情回馈社会,为莘莘学子圆梦助力。自2005年设立“永隆助学金”以来,捐资总额近1500万元,先后资助3400余名广元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并先后荣获“中华慈善奖”和“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殊荣。

对四川永隆(集团)公司董事长桂勇来说,捐资助学已成为一种常态。作为扎根并成长于广元的本土企业家,桂勇深知,地处偏远山区的孩子更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以知识改变命运。对山区家庭来说,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费用勉强能够承受,但进入大学后,学费、生活费成倍上升,缺乏经济来源的贫困家庭或发生过疾病、意外、变故的家庭根本负担不起。

时针回拨到一年前。

2020年9月,广元万贯川陕甘五金机电建材城教育扶贫公益基金发放仪式在雪峰教育园区广元职高举行。这是广元万贯自2017年起实施“放飞希望”光彩助学行动的第4年,每年投入50万元公益资金支持广元教育。此外,广元万贯还参与脱贫攻坚、万企帮万村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几年来已累计投入500余万元公益资金。

“爱心助学子,扶贫先扶智。我们希望通过力所能及的帮扶,助力孩子们自强不息,努力奋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广元万贯五金机电建材城董事长曹明果说出了该公司长期坚持爱心助学的初衷。

近年来,举不胜举的爱心企业善款汇聚广元教育事业,改变乡村学校面貌,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北京歌亮传媒有限公司捐资372万元重建利州区民族小学,让师生在美丽校园里携手并进,教学相长。

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十年倾情援建苍溪县双河小学,先后捐资修建70万元的教学综合楼、330万元的学生公寓、100万元的操场、1300万元的艺术综合楼。民生银行的无疆大爱,让双河小学蝶变新生成为我市农村知名学校。

一笔笔善款汇成一条条爱的河流,共同擎起广元教育强市大旗。


爱心团体   大爱无疆


千里驰援,大爱无疆。每年为广元中小学生艺术节捐赠20万元;一对一帮扶250名贫困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持续帮扶三年;启动焕新乐园项目,为100名贫困学生改善家庭学习生活环境,每人7700元;为50所学校捐建机器人套件,每所学校捐建10套机器人价值5万元……

这是浙江千训爱心慈善基金会12年“马拉松式”的爱心助学广元成绩单,400余万元惠及广元万余名师生。千训基金会是2011年12月通过国家民政部门审批正式成立的公益慈善组织。12年间,千训基金会持续在青川开展了系列奖教助学活动。在青川县设立“千训爱心基金”奖教奖学项目,帮助青川师生走出地震阴影,度过生活难关,助力广大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人生求学梦想。

广元本地许多爱心团体也一直走在爱心助学的路上。

有一个300余名成员的爱心群体,他们虽远在千里之外,来自各行各业,但却心系家乡教育;他们连续4年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只愿为贫困学子的求学路多添一块砖瓦;他们爱心奉献400余万元,助力400余名贫困学子成长。这个爱心群体就是旺苍县“金凤凰一对一”助学团。

2017年春,旺苍籍成功人士赵鹏了解到家乡有贫困学生需要帮助,他倡导身边的朋友加入到支持家乡的助学团中来。随之,旺苍籍成功人士向朝勇、何牧、赵水生、周仕荣等积极响应加入,并邀请各自的朋友加入这个爱心团队。1名、2名、3名、4名……一时间汇聚了200余名爱心人士。

无独有偶!2017年5月1日,出生于剑阁县偏远山区的乡友们放弃休假,从全国不同的地方汇聚成都,成立“剑阁县旅外人士扶贫助学基金会”。

涵盖60后、70后、80后的剑阁籍旅外人士,相同的创业经历和浓浓的乡情让大家很快熟悉起来,一致同意在剑阁教育基金会的平台上设立“旅外人士扶贫助学专项基金”。每年安排资金10万元资助剑阁5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生每人2000元,安排资金10万元资助25名剑阁当年考取重点大学家庭贫困的大学新生每人4000元,安排资金10万元奖励剑阁20名优秀高三教师每人5000元。


爱心人士   回馈教育


“把40万元积蓄捐赠给青川中学,设助学基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91岁的青川中学退休教师徐励离世前,留下遗嘱。出生于江苏扬州的徐励,一生挚爱青川,奉献青川,更深爱青川中学的孩子们,以几乎对自己“克扣”的程度,节俭省下40万元助学。

近年来,广元市树人中学优秀毕业生代军爱心助学的事迹广为美传。

“代军叔叔,感谢您的爱心帮助,让我的哥哥圆梦北方工业大学,现在您又鼓励帮助我,我们将铭记您的无私大爱,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市树人中学学生赵锦梅在获得“云红奖教助学基金”后感激地说。

三年来,在市树人中学像赵锦梅兄妹俩一样品学兼优,受到“云红奖教助学基金”奖励的学生,学习信心和动力更足了。孩子们感恩四川天铭燃气管道管材有限公司董事长代军的爱心捐赠,更立志学业有成时也要成为像他那样能帮助他人的人。

“和母校的孩子们待在一起非常开心,能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我更是荣幸之至。”质朴的话语道出了代军出资80万元帮扶母校师生的初衷。

“让孩子们在美好的环境里接受优质教育,从小养成良好的品格,为一生健康幸福成长奠基。”这是剑阁县鹤龄镇化林村爱心人士杨雪银连续12年,个人捐资近200万元,不断助力家乡鸯溪小学教育发展的初心。


在苍溪县黄猫乡,社会爱心人士罗洪认为“抓教育,就是改变家乡贫穷的根”。近年来,从资助贫困学生,到建立黄猫垭教育基金;从出资捐建学校教学设施,到倡导黄猫乡在外创业的企业家共同捐资助学等,都见证了罗洪心系家乡教育事业的情怀。

罗国中,河南省天府矿业公司总经理,为他深情眷恋的母校旺苍县大河小学捐资10余万元奖教助学。

宋智林,贵州沙矿石公司董事长,持续为家乡昭化区朝阳乡小学捐资20余万元助学。

……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件件、一桩桩爱心助学事迹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广元人民对优良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爱心助学不仅帮助贫困学子解决了经济上的困难,更在孩子心中种下了温暖和希望的种子。”市教育局局长何开莉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由于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无数爱心人士伸出大爱之手,托起了广元的“教育强市梦”。


记者手记

每年开学季,广元大地都涌动着一股股爱心助学的暖流,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感受到了浓郁的文明和谐、乐善好施良好风气。

一名高考学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爱心助学能给孩子一个改变命运、人生出彩的机会。

有情有义、扶危济困是广元人一脉相承的群体性格与优秀品质,这种精神在每年的爱心助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彰显和光大。这爱心如一粒粒种子,在贫困学子心中种下温暖和希望,激励他们奋发向上、自强不息;这爱心像一阵阵微风,能够感召和影响更多的个人、企业加入进来,将爱心、力量薪火相传,让助学、重学蔚然成风;这爱心似一块块砖石,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青年学子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资助贫困学子,既是为了筑梦,更是为了铸人——铸造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学子们争取更多的教育公平、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的力量或许有限,但无数爱心汇聚起来,就能迸发出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网站主管部门:广元市教育局信息中心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东坝电子路384号 电话:0839-3263630 传真:0839-3263600

举报电话:0839—3261337(信访科) 举报邮箱:2631218546@qq.com 其他举报方式:0839-3263600(传真) 信函邮寄:广元市利州区东坝电子路384号(市教育局办公室)   邮编:628017 市纪委驻教育局纪检组信访举报电话:0839-3239860 主办单位:广元市教育局 蜀ICP备16025822号-2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