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写春秋 甘为孺子牛”——广元市教育“后勤孺子牛”人物事迹系列报道 (二)
“因为甘于平凡而与众不同,因为敬业善学而深得赞同”。31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忘我奉献,把简单的事情做到细致,把平凡的事情做到精致,用自己的默默付出向我们展示了一名终身奋战在“第二课堂”后勤员工良好的形象。她就是广元市昭化区实验小学李绍芳。
情系师生 不计得失的“孺子牛”
31年的后勤工作,有条不紊,认真负责,虽琐碎而繁重,但她却一直埋头苦干,不计名利,任劳任怨,心系师生。这是全校师生对李绍芳的评语。
1993年,她从国营苍溪农机二厂调入昭化区卫子中学,从事师生食堂厨艺工作。从县城到距家100多公里的农村学校,不辞劳苦、全身心投入,为了一句承诺,不满22岁的她,在食堂一干就是14年。怎样才能让师生吃上放心的营养餐,她始终不断思考着、践行着。
用艰辛换取放心。1990年参加工作,她学习的是汽车电路维修,调入学校后勤从事厨艺工作,所有事情都要从头开始。早上4点多起床,晚上10点过回家,早上学习白案,中午学习红案,白天实练操作,晚上自学理论,整天忙前忙后,无暇照管家庭、关心孩子。“既然我承诺了,领导把这事交办予我,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这份重托,要让学生吃出健康、吃得放心,家里你要多辛苦一下。”她对丈夫说。从库房到厨房,从磨房到灶房,随处可见其身影,始终坚持食堂从业管理规定,从不叫苦叫累。尽管工作繁重,她依然通过碎片学习、周末培训等方式,于2007年通过全省厨艺中级工考试,同年拿到营养师证书。
放心就要细心。由于工作踏实,少说多做,学校安排她兼任食堂管理工作,她深知,食品卫生安全是大事。首先,在物资的采购上严格把关。学校每天购进的,她都要逐一过手检查,同时,在原材料加工上更是要求严格。从库房物品摆放“米面堆放离墙地,出库定看保质期”到操作间“刀声水声滴哒声,生墩熟墩定分清”。从业31年,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在管理中她就是这样的细心。
放心就要同心。地漏水堵她亲自去疏通,机器坏了她试着维修,天不亮她第一个到岗位,晚上下班她最后一个离开,同事有事她第一个顶上......一切的一切,不但亲自动手,还相互配合,只有同心,大伙才能把饭菜做得放心。正是由于她对同事的暖心、相互间同心、管理上细心,食堂被她管理得井井有条,为后面召开全省“四改一加强”现场会参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勤于学习 勇于创新的“拓荒牛”
三十一载春秋代序,三十一载步履铿锵。李绍芳勤学善钻,志道精艺,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擦拭出金灿灿的光芒。
1996年,电脑刚进入校园,数量屈指可数,那时的电脑还是dos命令操作,好学上进的李绍芳白天食堂上班,晚上熟背字根。缺少键盘,就用纸画下来练习手法;看不懂英文,虚心请教英语教师;技术不会,自费参加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习......不到三个月时间,她在电脑信息技术上小有造诣。是她从此结束了一所乡村学校靠刻钢板印刷试卷的历史,同一年由她创作的电脑绘画作品《在阳光下》获市级一等奖。
求上进、懂电脑、实在人,是全校师生对他的中肯评价。2006年,她被组织调入到昭化区实验小学,接手出纳兼统计这一职务,这一干,就是16年。新接手一项工作很陌生,但她勤于学习。白天向前辈虚心请教,夜晚和丈夫共同探讨,钻劲加挤劲,一月时间不到,她对财务制度了如指掌,业务技能娴熟于心。在担任出纳期间,她恪守职业道德,严守财经纪律,16年财务工作,从未错过一笔账,从未差缺一分钱。2007年秋季,由她牵头组成清理工作小组,经过3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将学校多年遗留的债务问题清完理顺。创新建立的实验小学债权债务管理平台,在全区推广使用,为区委区政府化解债务提供了参考性经验。
吃苦耐劳 勇挑重担的老黄牛
“韶光易老,唯自奋蹄。”李绍芳同志如是说,她的事无巨细,无论分内分外,都尽职尽责,给师生员工做出表率。
她是吃苦耐劳的“小掌柜”。财务公开,增收节支。她宁愿自己辛苦也不给师生们制造麻烦,耗费了较大的精力将费用条目式送达教职工本人,对个人的公积金、医保、个税等政策及时宣传,热情耐心,全校教职工无一人因工资差错找过麻烦,提高了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增加了教职工的信任度。她主动数次对接水务、电力、天然气公司等单位,协商解决“高价气费”问题,2018年节约资金5万余元,同年学校集体被评为“广元市节水型学校”。
她是科学高效的“红管家” 。早在2014年,李绍芳就使用金蝶K3管理模块对学校各类固定资产科学化管理,资产台账一目了然。她积极引导师生,爱惜公物,修旧利废,物尽其用,自觉地做校产管理的主人,创新将班级财产管理纳入班级常规量化考核,奖惩分明。物品采购,严格按照采购制度会同采购小组货比三家,物超所值。
她是雨露化心的“指导员”。2018年,是广元市昭化区脱贫摘帽年,她积极走村入户传达扶贫政策,讲解工作流程,核查、汇总数据,上报信息资料。她最念念不忘的是张薇同学,张薇同学是元坝镇偏远山村的四年级残疾学生,为了更好的帮助她,困难资助金一到学校,李绍芳就毅然坐着路人的摩托车,往返于张薇家和学校。“对困难儿童多一份热心,我们的学生增添一份信心。”这样的话语她常挂在嘴边。
“甘为孺子牛,俯首写春秋。”作为一名教育战线后勤保障工作者,李绍芳三十一年尽心竭力,永远忘不了自己是一名后勤人。如今,虽接近半世人生,却丝毫没有懈怠之意,还是那样的脚踏实地,少说多做,恪尽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一个后勤人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用自己那颗执着的心,对后勤事业的热爱,实为学校新时代的“后勤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