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写春秋 甘为孺子牛”———广元市教育“后勤孺子牛”人物事迹系列报道 (四)
开学啦!开学啦!开学啦!
9月1日,坐落于广元市利州区南河敬国路与兰州路交汇处的广元市利州区红军小学(南鹰小学西区)迎来了开学季。看着首届700余名学生能在家门口上漂亮的学校,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陆登军欣慰地笑了。
博学敬业 教育工作者的标准模样
恪守“智慧缘于不断学习,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不学做事的人”的理念,陆登军博学众书、博学众师。他把每一个岗位都当做学习的机会,当作鞭策自己的无尽动力。把“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服务好每一个师生,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每天工作的信条,潜心钻研教育理论,苦练基本功。作为副校长,他坚持“以才服人、以才管人、以才育人”的管理原则。
2012年以来,陆登军牵头建设南鹰小学(西区),从工程立项到土地划拨,从理顺以往的多方债权关系到临时停车场的拆除、社会车辆转移的安排、原实际使用单位的迁出协调等等,他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完成该项目的所有前期工作。2020年5月,南鹰小学(西区)项目开始动工建设,他驻扎在工地上,简陋的办公条件下,他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吃苦耐劳”的精神,日日奔波操劳,没有周末、没有寒暑假,冒风雨、顶寒暑,一年下来,人瘦肤黑,被同事戏称“后勤工作者的标准模样”,深受全校老师们的尊敬,项目工作多次被上级部门表扬。现已投入使用,将彻底解决服务片适龄儿童上学难和大班额问题。
科研引领 教学教研的榜样示范
陆登军在对教育教学不断叩问的过程中,倡议全校教师一起进行“草根化”教学研究,以“微型课题研究”为手段,以行动研究法为重要研究方法,降低教育教学研究重心,把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提升教师、造福学生、发展学校。主研国家级课题《西部小学网络交互式校本研修实践研究》时,提炼出“校本网络研修的九大模块”,在市内外得到广泛推广,接待市内外30余所学校的现场学习。在此期间,他接触并在学校推行生本教育实践研究,所在学校被确定为全国生本教育基地学校,多次接待全国生本教育现场会,他在会上的工作报告,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赞赏。
陆登军始终把教育科研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途径。先后主研区级课题《大阅读大写作》、市级课题《开放性教学》、省级重点课题《在学习方式的整合中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实践与研究》、国家课题《数学课堂有效策略实践研究》和《西部小学网络交互式校本研修实践研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陆登军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次,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市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次和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学校被评为广元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由他指导过的青年教师,有1人成长为省级骨干教师,10余人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20余人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30余人在省市上课获一、二等奖。
甘于奉献 后勤服务中的孺子牛
“紧急的事情马上办,计划的事情抓紧办,份内的事情主动办,份外的事情协助办。”这是陆登军常说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始终坚持服务好教学、服务好师生的宗旨,顾全大局,默默奉献,任劳任怨,有条不紊的管理着后勤各项工作,制定岗位职责,明确人员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坚守岗位、乐于奉献,出色地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使后勤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一张名片,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他一直是后勤部门的标杆,亲自带领后勤工作的同志规范校产管理,维修门窗水电设备,养护花草树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一草一木,一画一字,一廊一角,都渗透着学校“以德养慧,成就幸福人生”的教育理念,校园常年常新,四季花开,整洁如洗,墙面没有一处斑驳,地面没有一块污迹,设备没有一个损坏,处处体现着浓厚的育人氛围,多次接待省内外学校的参观学习,多次被市区国资委表扬,作为教育系统的示范学校。
登远山需脚踏实地,非军人却铁骨钢筋。先后被评为“全国红军小学优秀校长”“四川省骨干教师”“广元市优秀教师和科技拔尖人才”“广元市利州区优秀校长”的陆登军,用兢兢业业、用任劳任怨,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孺子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