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5月驻村以来,柳垭村驻村工作队(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教科所联合派驻)坚持党建引领,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抓实为民办事服务的同时,立足本村实际,采取“三个突出”战略,着力破解产业园区效益低下的困境,有效盘活荒废集体产业园,全力推动柳垭村650余亩葡萄产业园管护升级,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开创强村富民新路子,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一、突出机制活园,激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建立“书记牵头抓总,驻村工作队通力配合,全体党员干部亲自上阵”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坚决扛起产业园管理主体责任,切实解决果园管理难题。二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驻村工作队与全体村组干部出资出力,形成经营管理绩效与村干部收入挂钩的激励制度,切实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仅2022年就自筹集管护资金6万元,为园区前期管护提供强有力资金支持。另外通过采取“本金保底、盈余分红”的股份合作模式,积极引导农民入园务工捞“薪金”,流转土地收“租金”,合伙经营分“股金”,构建双赢共同体。三是健全常态化督导机制。驻村工作队对园区管护工作进行全程跟进,对存在困难和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导落实,不断完善管护措施,巩固管护成效;同时,制定落实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等制度,让集体资产在阳光下运行,确保集体经济优质健康发展,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8万余元,较2021年增长50%。
二、突出科学管园,提升园区管理效率与水平
一是转变管理模式。原石庙220亩葡萄产业园由于缺乏管护,杂草丛生,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研究决定优选80亩葡萄园进行标准化管理,集中人员、资金等要素进行精准管护,确保管出质量、管出效益,2022年园区产出葡萄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23年成功引进专业家庭农场主承包经营,促进产业园葡萄种植更加标准化、规模化,彻底盘活脱贫攻坚期间建设的葡萄产业园,主要经验得到县、镇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县推广。二是提高管护效率。为节省村集体开支,全体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党员代表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参与园区义务劳动,常态化参与葡萄园的浇水、除草、采摘、包装等工作,凝心聚力,有效增加了村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贡献力量。三是提升管护技术。推动葡萄由过去的经验种植向科学种植转变,经工作队对接,柳垭村累计与剑阁县耕鑫农业、老农民和眉山志力等农业服务公司跟进联系,深度合作,借鉴其他地区葡萄种植经验,邀请专业农技人员来村进行技术培训指导20余次,开设“田头课堂”亲自示范,着力争取培育技术人人掌握,另已新建成容积400吨水果冷库,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精心的管护,不断提高葡萄产量与品质。
三、突出品牌富园,提升“柳垭葡萄”影响力
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坚持以特色创品牌、以标准育品牌、以营销强品牌的发展路子,逐步扩大柳垭葡萄市场影响力。一是严控葡萄品质。工作队监督村两委用好广安对口帮扶资金,已累计建设阳光大棚80余亩,进一步降低了病虫害,提升葡萄品质。逐步优化品种,搭配种植效益好的“巨峰”“夏黑”“阳光玫瑰”“金手指”等多种品种,注重葡萄控产提质,树立“二五得十比三三得九多”的意识,在葡萄产量与品质之间做好权衡,逐步站稳中高端市场,以高品质赢得市场和消费者信赖。二是注重品牌打造。与四川新闻、广安媒体、剑阁融媒、今日头条等媒体拍摄柳垭葡萄专题宣传片10余条,扩大区域影响力。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统一包装标识,为“柳垭葡萄”量身设计品牌包装盒,设计图案免费供全村果农使用,有力提升“柳垭葡萄”整体品牌影响力、竞争力,提高产品辨识度、市场知名度以及产品附加值。2023年柳垭葡萄销售渠道特别畅通,价格较去年整体上浮20%,获得果农一致好评。三是强化葡萄销售与推介。整合政府、学校、企业、媒体等资源,宣传柳垭葡萄,联系对接社会帮扶力量,通过社会动员、导入平台、对接市场、渠道引流等形式,推动形成稳定有效的葡萄销售渠道。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帮扶单位作用,广泛开展“以购代扶”活动,两年来,累计开展以购代扶40余次,总金额10万余元,借助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及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职能优势,推动柳垭葡萄走进广元市直机关及食堂,全面唱响“柳垭葡萄”品牌。
下一步,柳垭村新轮换的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将继续坚持以党建引领为出发点,强村富民为关键点,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为落脚点的思路,突出产业发展的带头作用,接续做好驻村帮扶任务,以实干实绩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