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服务疫情防控大局,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利州区民政局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工作,有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一、畅通绿色通道。切实发挥城乡困难群体主动发现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充分利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预警作用,多种方式掌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对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或个人,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进一步畅通社会救助热线,及时受理群众诉求;健全困难群众基本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对存在重大困难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加大救助力度。
二、扩大救助范围。为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就业、生活遇到困难的农民工发放一次性生活救助金,为被隔离的特殊困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三、优化审核程序。新申请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的,适当优化简化审核确认程序,科学灵活调整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等环节,充分利用APP、全流程网上办理等方式快速办理救助申请,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相应救助范围。落实渐退期政策,提高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抵御风险能力。
四、取消户籍申请限制。对因探亲、旅游、务工等原因在非户籍地受疫情影响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流动人口,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由乡镇(街道)直接给予“急难”救助,采取“先行救助、后补齐手续”方式,提高临时救助的时效性。积极协调财政部门确保低保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助金和临时救助金等足额及时发放到位,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五、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全面落实委托照料服务,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全面落实定期探访制度,及时了解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如发现特困人员出现疑似症状的,将立即按规定送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一旦确诊新冠肺炎,协助做好相关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管理,防止疫情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