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与苍溪,相隔1700公里,却因为东西部协作的纽带而紧密相连。这是一场跨越千里的协作,更是一次关于爱与责任的传递。今年4月,苍溪县笋子沟村“一老一小”活动场所正式启用了,这也标志着有余杭特色的苍溪县笋子沟村数字乡村三部曲全面竣工。
周末的早上,笋子沟村“一老一小”的“童趣小筑”院子里充满着欢乐的声音。村党支部书记张桂华和孩子们围成一圈,打着非洲鼓。一开始,节奏有些凌乱,但随着张桂华的鼓励和带动,孩子们很快进入了打鼓的状态。他们有节奏地拍打着鼓面,唱着曲调,一脸享受的表情,大伙儿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魔力的音乐世界。何桂萍带着弟弟何福浩加入了其中,她说:“我喜欢大家一起玩,我在家里面我和弟弟两个人玩的话比较无聊很枯燥,和大家待在一起的话就会有很多不同的项目。”
村民何琴今天也特意带着5岁的儿子来到村里,对于“一老一小”的打造,她感触颇深,自己小时候曾是留守儿童,周末对于当年的她来说充满着单调:“像我们以前小的时候,留守儿童根本就没有这么好的一个物质生活条件,现在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了。像我们忙,没时间带孩子的时候,可以把孩子送到我们村里来,他们可以学习很多,比如说画画、敲鼓,丰富他们的一个日常生活。”
“颐养小院”里,笋子沟村挂职副书记张悦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讲述了如何在灾害发生时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村民们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这样专业的讲解。苍溪县笋子沟村何辉祥表示:村里这三年有了很大的改变,“一老一小”办起来了,孙子周末有了去处,自己空闲还能和大伙儿一起打牌聊聊天,并且还有了医疗室,配备先进的诊断设备,在村里享受和县城一样的医疗服务。
一旁的食堂,工作人员忙着炒菜,香味早已在院子弥漫。这天是周末,来的孩子比平时更多一些。而眼下也正是苍溪农忙时节,“一老一小”配备食堂,正好节约了村民做饭的时间。桌上各色菜品,荤素搭配,色香味齐全引得村民纷纷点赞。笋子沟村村民张家安表示:村里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一个人做菜不太方便,现在大家能一起吃吃饭,娱乐活动还比以前丰富了,咱们有棋牌室,还有文化室,比如说你拉二胡、吹笛子、弹钢琴、弹电子琴这些都有,娱乐设施都是齐的。非常好,也方便咱们村老百姓,大家都比较开心,气氛也比较活跃的。
据了解,笋子沟村有100多个孩子,其中3-6岁28人、中小学生69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300多人。村里老人文化程度不高,作息单一,看电视是唯一的娱乐方式。三年来,余杭帮扶苍溪工作组持之以恒地在笋子沟村投入协作资金建设项目,其中100万东西部协作资金用于“一老一小”场景打造,它集康养、幼托、娱乐等服务于一体。待寒暑假时,童趣小筑还会举办“爱心托管班”,村里返聘附近的退休教师作课后辅导,召集志愿者带来生动有趣的兴趣课程,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又快乐的成长空间。笋子沟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过上“向往的生活”。“‘一老一小’学习了余杭的一些先进的经验,为笋子沟村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大家忙完后,渐渐习惯来到这里,写毛笔字、看书、聊天、下棋等,打开了村里老人的生活方式,也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感情。”苍溪县笋子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桂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