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朝天区紧紧抓住“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机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提升质量、拓展功能,大力发展“5+N”农业特色产业,突出基地创建和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农业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
2017年,全区粮食产量达10.45万吨,比2008年增长17.15%;油料产量6615吨,比2008年增长64.96%;蔬菜种植面积34万亩,总产量85万吨,比2008年分别增长112.5%、165.63%;出栏生猪24.5万头、土鸡287万只、肉羊8.8万只、肉牛0.67万头,比2008年分别增长34.62%、153.98%、33.74%、9.28%。全区农业总产值达17.47亿元,较2008年净增长8.82亿元。
强化“三品一标”认证。辣椒、甘蓝、马铃薯、莴笋、西葫芦、萝卜、玉米等7个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核桃、香菇、山葵、蓝莓、莴笋、菜豆、西红柿、茄子、黄瓜等9个产品以及4家企业获有机产品认证,全区无公害农产品实现全覆盖。“朝天核桃”“曾家山甘蓝”“曾家山马铃薯”“朝天扯兜子花生”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曾家山蔬菜”成功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曾家山甘蓝”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国果菜产业百强地标品牌和全国果菜产业十佳质量信誉地标品牌。成功创建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中国高山生态蔬菜之乡”、四川省级精品农业(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四川省十大特色效益农业(蔬菜)基地、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加强农旅文深度融合发展。曾家山创建为中国农业公园,成功举办了广元曾家山第一节生食蔬菜品鉴活动。积极打造农业观光、农产品采摘+乡村旅游、生态康养+民俗文化、民宿体验,新建村特色产业示范园191个,新建户办产业小庭园8142个,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民居变民宿、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