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改”增土。坚持“分类治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低产耕地改造等工作,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推进生态修复,截至目前,2018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
(2)培“育”沃土。通过农作物秸秆还田、畜禽粪便还田、种植绿肥等方式,提高有机肥利用水平,到2020年,争取实现秸秆还田率、畜禽粪便还田率均达60%以上,绿肥种植面积达5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力争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
(3)建“保”护土。完善水利、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截至目前,新建农机化道路2公里、提灌站3处;采取深翻灭茬、增厚耕作层、土壤蓄水保墒等措施,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4)严“控”固土。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引导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度低残留农药;在鼠密度达标区或病虫害重灾区采用统防统治技术,目前,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59.7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38%;推广杀虫灯、黄板等5项绿色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