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气温一般13℃~25℃之间,养殖水温为14℃~22℃,较适宜病原的繁殖生长,加之养殖鱼类经过越冬和疫情期间投喂不足和压塘等影响,密度较大,体质较弱,较易感染疾病。我市4月主要预防鲤春病毒血症、锦鲤疱疹病毒、水霉病、烂鳃病、赤皮病、小瓜虫病和车轮虫病。
一、病情预测
1.鲤春病毒血症:可感染所有规格的鲤,1龄以下的细幼鱼最易发病,水温在12-18℃时流行,易感品种包括鲤、锦鲤、鲫、金鱼等。
2.锦鲤疱疹病毒:可感染鲤鱼苗和成鱼,一旦感染,发病快,死亡率高达80%-100%,水温18-28℃时易流行,易感品种包括鲤、锦鲤及其变种。
3、水霉病。此病发生频繁、分布广泛,从鱼卵、鱼苗到成鱼均可发生。池塘养殖、高密度流水养殖均有分布。
4、烂鳃病、赤皮病。主要在鲤、鲫、草、鲢、鳙、鲈、鲶等养殖品种中发生。
5、小瓜虫病、车轮虫病。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鲶鱼、鲤鱼、草鱼等养殖品种及观赏鱼类均可寄生。
二、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投放健康种苗,从正规苗种场购买经检疫合格的苗种,入塘前对苗种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带入,从源头上控制疾病的发生。
(二)加强生产管理
1.彻底清塘:消除淤泥,采用生石灰、茶麸、漂白粉、菊酯类、辛硫酸等清塘消毒,杀灭杂鱼害虫等,保证良好的生长环境;
2.调配好池塘水质,多点设置增氧设备、定期监测和消毒,培养出“肥、爽、嫩、活”的水体,为鱼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鱼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合理设置养殖密度,及时捕大留小,在苗种转塘、投放时,规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引起病原菌感染,定期消毒养殖工具;
4.对于一些寄生虫病的流行,不要随意加注外源水,以防引入病源。要做到定期杀虫消毒;
5.水温回升,鱼类摄食活动增加,依据摄食情况逐步增加投喂。
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请登录“www.adds.org.cn(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的‘自主诊断栏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