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强规模。围绕“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求,将蚕桑产业纳入全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争取项目资金200余万元,升级改造3000亩蚕桑基地,新建生态密植桑园1000 亩,蚕房1000平方米,购置养蚕设施500余套。养蚕大户与农户开展结对帮带行动,新发展养蚕大户200余户,培育养蚕示范户50户,全区密植桑园种植面积达1万亩。
2.蚕品提质量。大力推广“芳绣×白春”、“川山×蜀水”优质丝茧蚕品种和“夏黄×秋色”、“彩茧1号”、“渝黔绿茧”3个已试养成功的优质彩色茧蚕品种,邀请行业专家开设田间课堂20余场次,现场讲授桑园管护、省力化养蚕、消毒防病等知识,并推行多批次连续养蚕模式,同步配套建设智能化小蚕共育设施设备、标准化蚕房等,实现全年养蚕6批次,预计年内可实现养蚕17500张,产茧13000担。
3.文旅促融合。以蚕宝园为载体,重抓了解放、元西、茅垭、蒿地等20个100亩以上的蚕桑村级示范基地。依托蚕宝园、蚕桑文化广场等蚕桑文化基地,培育景区周边蚕桑主题农家乐、民宿5家,推出桑葚采摘、养蚕体验、蚕丝被制作等休闲活动和桑宴席、桑葚酒、桑葚干等20余种特色产品,现已接待游客10000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