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心执绿念建高标准农田绿色示范区

日期: 2018-06-26 来源: 剑阁县农业局 分享:
【字体: 打印

剑阁县在20172018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通过“绿色”理念引领,“绿色”要素集聚,共建成“基础牢固、绿色生态、循环发展、产村融合、产品安全”的高标准农田绿色示范区2个、0.55万亩,落实投资1932.2万元,完成计划的104.5%

实施“四大工程”,夯实绿色产业基础

一是实施基础配套工程。根据不同产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开展“田网”、“路网”和“渠网”三网建设,着力解决农田灌排难、农机作业难、交通运输难问题。一年来,共开展田型调整0.832万亩,整治小型水源工程225(),修建农田生态灌排渠系69.25千米,整治田间作业道路49.58千米。在“五指有机农业园区”统筹规划乡村休闲步道6.69千米,科学布设1.85平方公里生态林网,建成千亩以上“三产”融合示范基地1个,建成生态公园、休闲乐园式绿色田园1个。

二是实施绿色生态工程。围绕打造“绿色”工程,开展表土分区分带剥离回填,力避大规模移动土方,加强耕层土壤保护。推广生态固埂技术,减少砼、砖等难分解建筑材料的使用,通过降坡比、设二码台、土石结合、生物篱护坡等措施,土地治理过程中农田生态固埂比例达到85%以上,增加了农村“肺活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农村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开展和优化生态沟、生态渠、生态池建设,减少建渠占用耕地面积,缓解化肥、农药对水体的直接排放。因地制宜种植水生耐肥植物,按渠系分布,形成边界明显、范围可控、用途可调的人工植物群落。

三是实施种养循环工程。以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为平台,招引业主和激励本土大户积极参与和推广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先后在项目区布局规划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3户,配套适度规模农业种植基地0.28万亩。通过工程措施将沼液贮存池、输送管网、沼液机电提灌、水肥一体化设施接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实现了畜禽粪污的集中贮存、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四是实施质量提升工程。通过项目“科技措施”和“地力培肥”的实施落地,2017-2018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核心区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基本做到了废弃农膜及农药瓶、袋等不乱丢、自觉拣、定点交。大力推广“一控两减三基本”,全域开展化肥零增长行动,集成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和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推广绿肥种植,建设生态缓冲隔离带,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推广“五大”技术,提供绿色技术保障

一是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过宣传和推广秸秆“五化”利用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在项目区开花结果。项目绿色示范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二是推广测土配方肥和有机肥替代技术。通过“田坎会、院坝会”,“明白纸”等形式,大大提高了“绿色”施肥技术入户率。项目绿色示范区测土配方肥和有机肥替代技术施用面达到95%以上。

三是推广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绿色示范区“生物导弹”、太阳能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生物农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面积达到1.35万亩()

四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技术。绿色示范区共建户用沼气33口,约40%的农户用上沼气、约15%的农户用上了液化气,告别了烟薰火燎的时代。

五是推广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技术。绿色示范区农户及业主主动推广使用厚度≥0.01mm、耐候期大于12个月且符合国家标准的农用地膜和厚度大于0.12毫米的农用棚膜,共建立废弃农膜回收站点19个,形成了废弃农膜自觉拣拾,定点交售的好习惯,农业废弃物基本实现了循环利用。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