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农民——四十年我们一起走过

日期: 2019-01-07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
【字体: 打印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神州大地焕然一新。这一切,都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这之中,亿万农民的贡献有目共睹,饮水思源,我们得感谢农民。

  我们感谢农民,是因为农民开启了中国改革。1978年一个冬夜,小岗村18名农民搞起了大包干,开启了农村改革的进程。如今,改革已成为全社会共识,但我们不能忘了改革是农民启动的。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进而又启发了城市改革,带动了整个国家的改革。包字进城为当时城市改革、国企改革所吸取借鉴;农民的首创精神,鼓舞影响了各行各业乃至整个改革事业。

  我们感谢农民,是因为农民端稳了中国饭碗。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实行大包干后,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生产连续丰收。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十几连增,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如今,我们端稳了中国饭碗,在国际上有了底气和实力,发展也有了更大的战略主动和回旋空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感谢农民,是因为农民支撑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40年来,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巨大贡献。高楼大厦大多是农民工建设的。城里的大广场、大马路,还有高速公路、地铁、桥梁,也都包含着农民和土地的支持与奉献。农民创造了一度被誉为半壁江山的乡镇企业,如今,脱胎于乡镇企业的民营经济,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农民还贡献了大部分人口红利,用辛劳和汗水支撑了中国制造、中国奇迹。

  我们感谢农民,是因为农民养护了中国生态。随着生态文明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农民肩负的使命也更多。他们在为全国人民搞饭、为城市发展搞活的同时,还在为城乡大地搞绿。中国农耕文明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精耕细作的农艺模式、绿色发展的追求坚守,其源头都来自农民的生产生活。如今,农民仍在守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根,用乡愁情感抚慰人们的,以稻田林地涵养人们的,产绿色食品滋补人们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正确处理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40年来,从支持农民大包干,到彻底取消农业税,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依靠农民,造福农民,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初心。感谢农民的奉献,肯定农民的价值,不仅承农民的情、记农民的好,还要谋农民的福。面对仍然存在的农民弱势、农业短腿、农村落后的状况,面对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我们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义务,尊重农民、帮助农民、支持农民,让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感谢农民!祝福农民!

  《 人民日报 》( 20181229 04 版)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