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六措施保卫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日期: 2018-12-20 来源: 局畜牧业科 分享:
【字体: 打印

生猪养殖是广元市农业基础性产业,也是广大养殖户和贫困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门路,为有效降低非洲猪瘟对全市生猪产业的冲击和影响,广元市采取六措施保卫生猪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完善良繁体系,保障商品仔猪安全稳定供应。

坚持完善现有种猪场、提高种猪质量目标,科学规划“金字塔”型良种繁育体系,鼓励和支持种猪场间的联合、兼并和扩大,促进联合育种,提高种猪质量和供种能力,有效保障全市商品仔猪的安全供给。

二、加快转型升级,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

按照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六化”要求,围绕重点环节,着力提升生猪标准化生产水平。采取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组织、养殖户入股合作等方式,引导有发展能力的养殖专业户、散养户共建联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逐步降低散户的养殖比重。深入开展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场创建,发挥现有部省级示范场的带动作用,全面开展市县级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

三、坚持绿色发展,推行健康养殖。

以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畜牧大县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清洁畜牧业、循环畜牧业,积极创建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有力有效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推动形成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可持续运行机制。全面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评制度,确保新改扩建生猪养殖场(小区),按相关规定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建设相应污染防治设施,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和排污许可制度。

四、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要因地制宜建立生物安全隔离带,切实加强管理,切断疫病传播途径、阻断外源病毒传入;要严格按防疫和环保要求无害化处理病死生猪,严禁用泔水饲喂生猪;要对周边3公里范围内现有养猪场(户)进行全面排查,帮助中小规模养猪场(户)落实生物安全措施,消除风险隐患,净化周边养殖环境;要探索建立加快推动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周边中小规模养殖场(户)逐步弃养、退养机制,积极争创非洲猪瘟无疫区或无疫小区。

五、加强产销对接,维护农企利益。

要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重点保障以生猪产业为主导的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利益,避免贫困村或贫困户因疫返贫。要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定和产品商标注册,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生猪产品品牌。在非洲猪瘟防控期间,要指导模养殖场与市内A类定点屠宰场的产宰对接,同时要以非洲猪瘟防控为契机,引导规模养殖、屠宰企业、营销企业积极推进生猪“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经营模式。

六、加强政策支持,助推生猪产业发展。

严格落实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加大对规模化养殖场和种猪场防疫基础设施改造、疫病净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关键环节的扶持力度。加强政、银、企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金融贷款、贷款贴息支持,并优先向种猪场和规模养殖场倾斜。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业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大力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期间生猪保险促进生猪生产工作,努力实现全市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目标。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