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25日,利州区农业局会同区食品药品和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商务局、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等部门,组成检查组,深入辖区内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食品生产经营点,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检查。
检查组按各自职能共划分为3个小组,在当地派出所、工商所、供销社、农技推广服务站工作人员陪同下进行了检查。此次检查的目的:一是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落实和乡镇(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工作开展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二是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围绕农村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小餐馆、小集市等重点对象,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清查问题隐患。针对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调味品等食品品类开展现场检查和监督抽查,严厉查处食品假冒、“山寨”侵权、食品假货、劣质、超过保质期、无证无照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营造农村食品质量安全治理良好氛围。重点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的危害、消费者维权、假冒伪劣食品辨识等相关知识向广大基层群众开展教育引导。公布农村假冒伪劣投诉举报电话、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
自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区共出动执法车辆8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260人次,检查食品(含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20家,批发零售市场、集贸市场等35个,收缴假冒伪劣食品21个品种,挽回货值金额30余万元,并组织了多场次的食品安全教育统一培训,参训人员约1300人次以上,上报信息共25条。
专项整治期间,全区完成抽检农村食品300批次,农畜水产品280批次,合格率为99%以上。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检查组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责令生产经营者立即下架和召回不合格食品,认真查找不合格原因,积极整改,并依法对有关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查处,抽检结果信息将在相关媒体进行公示。